桃园大圳于1924年通水,现今灌溉面积将近2万公顷,在农业灌溉及水资源调配中扮演重要角色,农田水利署桃园管理处6日在中坜举办桃园大圳通水百周年纪念暨水利节表扬大会。因今年春雨少,农业供水一度面临吃紧,农田水利署长蔡升甫说,将在埤塘与大圳使用新科技自动测报,也将与桃园市政府合作开发地下水源,让农业供灌不缺水更加精准。
农田水利署长蔡升甫指出,大家都知道今年春雨非常少,1月至3月石门水库集水区总降雨量,只有往年平均的32%,在艰困的情况之下,感谢农田水利人员开发各项水源,今年初也整备埤塘蓄水,蓄水率都在80%以上,加上错开整田、插秧期,并实施本田期轮流灌溉,以及抽取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的新街溪、老街溪作为补充水源,一方面精准使用灌溉水源,二方面开发水源挹注,让今年1期稻作用水过关,也让民生用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他说,随着全球气候变迁,面临水灾与旱灾威胁,台湾面临多重挑战,今年特别会在埤塘及大圳安装新科技自动测报或是相关感测仪器,未来在水源掌握可以更好,开发新水源特别在地下水源较丰富地方,将与桃园市政府合作,适逢桃园大圳通水100年,会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好服务。
农水署桃园管理处长何明光表示,改制后服务效率一直提升,与民眾较有关的业务包含申请间作、农舍申请纳排等,申请15天内都可以完成,不需要花钱请代书,为民服务的效率与服务会越来越显着,希望民眾能继续鼓励与支持。桃管处也在2021年起,透过科技管理供水,如监测埤塘水位及估算未来降雨量来调节供水,希望透过经验累积,未来农业供水更能有效节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