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连假一共3天,做为2024年最后一个连续假期,许多家庭都把握机会快乐出游。民俗中,「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三大节日」,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立蛋等有趣习俗外,与端午节相关的冷知识也不少。
一、端午节其实跟屈原没关系
小时候总听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为了不让汨罗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但根据歷史学者考究发现,中华民族过端午的歷史,比起屈原投江的战国时代更早,推测是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祭有关,当时居民应是将粽子投入江中献给水中的蛟龙,后世才逐渐演变成保护屈原一说。
二、粽子不能一整串送人
过节期间,亲朋好友互相赠礼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端午节亲戚间互相赠送粽子也没有问题,但是尽量不要送整串,因为传统习俗上认为肉粽的绳子可能形成「绳煞」,带来秽气,甚至被认为有上吊的含义,也有「吊肉粽」这样比较负面的说法,所以要送粽子的话,记得一定要把绑线松开,分成一颗一颗散装的粽子再送会比较好。
三、端午不宜说「过节快乐」
端午与清明一样属于缅怀先人的祭祀节日,歷史意涵上上不仅有屈原投汨罗江而死,还有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等事件。且农历5月5日正逢立夏转阴的灾厄日,也是瘟疫好发的季节,因此在古代象徵毒日,才延伸出喝午时水、挂香包等习俗。此时不宜祝福他人端午节快乐,亲戚好友间通常只能互道「安康」、「平安」、「吉祥」。
四、如果要在门口挂上艾草,不宜拖过下午三点
自商周时期开始,便视5月5日为恶月恶日,容易在躁热的天气中染病,被认为是不祥的日子,因而延伸出要在门口挂菖蒲、艾草、洒雄黄酒等习俗。传说故事中,艾草是神明的宝剑,只要挂在门外就可以挡抗水怪的侵袭,不过切记挂菖蒲、艾草得要在下午三点前完成,以免错过阳气最盛的时辰,之后就没有功效了!另外,端午节的午时(11点至13点)是一年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有人喜欢取午时水泡茶、泡香茅澡或作为药引,俗话说「午时水饮一嘴胜过补药吃三年」,想要驱毒的朋友也别错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