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官方近期对股市强化量化交易监管,沪深交易所在端午假期前分别就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公开徵求意见,其中,明确高频交易标准,对高频交易做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

据大陆《证券时报》消息,沪深交易所7日晚分别就《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徵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徵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公开徵求意见。

细则明确了高频交易标准,将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帐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万笔以上情形的,认定为高频交易。此外,对高频交易作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

在报告管理方面,首先,细则明确报告路径、时限、内容及变更报告要求。首次进行程序化交易前,会员客户应当向会员报告;使用交易单元的机构应当直接向交易所报告。报告资讯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履行变更报告义务。

其次,明确会员报告管理要求。会员应当及时发现并督促客户履行报告义务,对客户报告资讯进行充分核查。明确交易所对报告资讯进行及时确认,定期筛查比对。

另外,对穿透报告作出原则性规定,明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与客户开展收益互换等业务,并透过自身帐户进行程序化交易的,应当按照交易所要求报告其客户有关资讯。

有业内人士表示,更细化的监管细则将进一步强化量化交易监管。此外,可能更有效地打击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的套利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报告 #明确 #高频 #程序化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