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指出,亚洲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33年开始下降,这可能会使2034年的GDP增长率减少约1个百分点;其次,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的财政支出,该支出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约GDP的2.4%。

外资认为,亚洲区正在面临「未富先老」的威胁。亚洲的老龄化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快,生育率惊人地低,北亚的人口已经在缩减。同时,亚洲在大多数地区仍属于低收入地区。

首先,亚洲的老龄化问题导致劳动力供应下降,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老龄化的劳动力可能也意味着生产力降低。

其次,寿命延长改变了储蓄行为。随着老龄化加速,个人通常会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准备更长的退休期,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然而,在超老龄的日本,家庭储蓄率已经下降到接近零,这是生命周期假说的经典例子,该假说认为退休后储蓄率会转为负值。储蓄率降低意味着资本形成减少。

第三,公共支出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上的增长将迅速增长,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从基础设施建设等用途中转移出去。风险在于,亚洲可能因老龄化显着限制其增长引擎,而未能达到其充分潜力。

该份报告点出,台湾在2021~203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为-7.7%,而到2031~2040年则该数值将进一步扩大至-9.7%。而在亚洲劳动年龄人口的调查报告中,台湾还不是最严重的,以2031~2040劳动年龄人口衰退前三名依次为:韩国-15.4%,日本-13.1,中国大陆-11.1%。而以下降加速最明显的是在中国大陆,劳动年龄人口增加率由2021~2030年的-1.4%,快速滑落至2031~2040的-11.1%,相较于前一个十年下降1.4%的速度大幅加快;这相当于有1.135亿名工人退出劳动力市场。

#亚洲 #老龄化 #外资 #劳动年龄人口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