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将9月17日订为世界病人安全日,卫福部即日起至9月30日办理病安周活动,主题为「医病联手,守护病安」。卫福部政务 次长林静仪指出,单靠医疗人员,要完全达成安全医疗系统并不容易,病人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关键,医病携手营造友善医疗环境,共同为病人安全努力。
卫福部今(18)举办记者会,邀请病友团体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以「提升诊断,促进病安」为主题,替今年病人安全周活动揭开序幕,鼓励医疗人员与民眾共同响应,降低错误诊断率,提升民眾对病人安全的意识,并强化医病关系。
根据WHO公告,医疗系统中的可预防伤害,有16%来自诊断错误,提升诊断过程安全参与,是实现安全医疗系统的关键。财团法人医院评鑑暨医疗品质策进会执行长方震中说明,医院有责任降低误诊率,不过「病人也是预防诊断错误的重要因素」,病人主动参与,能有效促进医疗品质提升。
臺湾病友联盟理事长吴鸿来分享,她本身是洗肾17年的病友,深切感受到病人主动参与,能减少许多诊疗伤害。她指出,病人拥有知情、选择、参与的权利,病人有意义的参与可以减少15%伤害,「每个人都有成为病友的一天」,应主动关注自身安全及权益。
中华民国乳癌病友协会理事长黄淑芳,本身是乳癌患者,已经歷24年追踪,也深刻体会到「医病共享决策」的重要,病人有责任了解各种治疗选择。她分享,常常有病友等好几个小时,结果看诊时忘记问问题,走出诊间才感到懊悔,因此她时常提醒病友,要随时记下想问医生的问题,看诊时勇于发问、提出自身的顾虑及担忧,能增进医疗团队对病人的了解,减少治疗当中的不确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