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会昨(25)日展开总额协商,医院、西医基层协商破局。今(26)日健保署署长石崇良接受媒体联访表示,医界主张编列247亿改善点值,已超出可协商金额174亿,双方未达成共识;卫福部扩大预防保健费用,短期之内看似费用增加,长期而言一定能减少支出。
昨日健保总额协商,医界主张编列247亿改善点值,并将暂时性支付、罕药、C肝、爱滋改由公务预算支应,遭付费者代表及健保署反对;卫福部推动总额瘦身,但将近35亿元预防保健费用由国健署支出转嫁健保,遭疑反增加整体支出。
石崇良今出席记者会表示,明年健保总额高推估5.5%,将来到9286亿,明年保费不会调涨。总额成长高达530亿,扣掉低推估4.52%,可协商金额总共为174亿,含括医院基层、牙医、中医、透析总额,但医界提出的247亿协商金额,已超过可协商总数,因此无法达成共识。
针对付费者质疑,卫福部扩大癌症筛检、代谢症候群品质提升费用等近35亿元项目,反增加整体医疗支出。石崇良解释,为让国人更重视癌症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年癌筛费用从原本一年28亿提升到68亿,由于扩大癌筛,癌症案例一定增加,后续医疗费用将提升,因此才会在总额里编列后续医疗费用。
石崇良强调,「短期之内看似费用增加,但长期而言,对健保财务是健康的方向」,包括高血脂管理路径、国健署积极推动的代谢症候群,都希望能早期发现隐形三高问题,找到初期病人,治疗还是会回到健保,现在花费一定会减少未来重症支出。
石崇良表示,明年总额成长很高,也有些预算改由公务预算支应,如行政院编列20亿公务预算挹注罕药费用,今年全面让400位SMA病人接受治疗,明年罕药预算绝对比今年更高,并没有被排除在总额之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