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庭针对死刑释宪作出合宪判决,但限缩死刑适用范围,外界解读是变向「实质废死」,法务部、司法院将在7日专案报告,并报告中提出修法提高无期徒刑假释门槛,订定「特殊无期徒刑」或「更长期有期徒刑」。国民党立委李彦秀认为,恐引发三个后续的效应,此举将进一步压缩法官判死的空间。

法务部于书面报告有3重点,将修法保障精障者人权,只要行为人在犯罪时、审判中甚至定谳后,有精神疾病或心智缺陷,皆不得判处、执行死刑。另为平衡死刑条件限缩,法务部也将修法提高无期徒刑假释门槛,订定「特殊无期徒刑」或「更长期有期徒刑。」

李彦秀认为,不论是「提高假释门槛的特殊无期徒刑」或是「更长期有期徒刑」,其实就是大法官释宪后,法务部试图为「实质废死」补破网,延长恶性重大罪犯的实质服刑期间,自废监所的教化功能罢了,这会引发三个后续的效应。

李彦秀指出,首先,所有社会成本将由全民买单,用人民的纳税钱养这些恶性重大的罪犯一辈子,而监所也失去教化的功能与意义。

李彦秀续指,再者,台湾本来就签订人权两公约,也已经「内国法化」,在审判实务中,要死刑判决定谳已属罕见,加上大法官释宪「实质废死」,未来「提高假释门槛的特殊无期徒刑」,将进一步压缩法官判死的空间。

李彦秀强调,近期两起原本判死,最后却以无期徒刑定谳的判决,已经达到人神共愤、罪无可逭的程度,不仅羞辱司法尊严,更挑战人性的底线,「提高假释门槛的特殊无期徒刑」,其实就是民眾对司法正义的不信任下,延长恶性重大罪犯服刑时间,达到「终生监禁」的目的。

#无期徒刑 #假释 #门槛 #李彦秀 #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