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财务急需改革,健保署拟提高补充保费费率,包括租金、股利等,健保署长石崇良近日又抛出想法,盼将房屋转售、证券交易等税收作为健保补充财源。专家认为,若未导入结算制度,费率提高将诱发民眾规避行为,亦可能导致高阶人才及投资外流,应谨慎评估。
台北商业大学财政税务系教授韩幸纹指出,现行补充保费费率2.11%,上限为1000万元,建议调整为费率3%、上限5000万元,预期增加130亿元。不过她指出,现行补充保费以单笔给付为单位,如果没有导入结算制度,提高费率可能诱发规避行为,民眾可以很轻易地透过分散或集中,来减少保费支出。
韩幸纹举例,有人喜欢到处投资,每家都领股利20万元,10家就是200万元,都需要缴交补充保费,而有人在一家领了2亿元股利,只用1000万元上限来课徵。另外,股利2万元以下不用缴补充保费,但如果有20个帐户 ,每个都有1万元,总共高达20万元股利,但在现行规定之下通通不用课费。
韩幸纹提醒,国内曾在104年课徵富人税,到107年就结束,原因是导致高阶人才和投资流失,因此健保署若未做好相关评估,就提高补充保费费率,可能引发经济面衝击,因此建议导入结算制度。
石崇良今天受访表示,面临高龄社会和新药新科技发达,病人需求渐增,健保财务必须持续扩大,同时也希望不要将压力通通放在受薪阶级者。目前健保收入中,75%来自受薪阶级者的一般保费,因此希望调整健保收入配比,除了政府投资增加之外,也希望补充保费可以调整,也不排除多元财源挹注,共同分摊压力。
对于专家认为应导入结算制度,避免规避行为,石崇良表示,这都会在未来讨论的过程一併考虑,包括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保费结构也应该相对称,而结算的行政成本会比较高,两者之间必须要衡量。
由于健保改革涉及《健保法》修正,石崇良表示,立法院本会期应该来不及,还需要凝聚共识,越早修正,对健保的财务永续发展越有帮忙,最快明年启动修法。至于补充保费费率如何调整,会考虑和一般保费之间的衡平性,尚未定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