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台塑(1301)股价79.2元,6月开股东会时,跌到60.2元,81岁的前董事长林健男哽咽喊话,「希望各位股东能继续支持台塑,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度过难关。」而2024年最后一天,台塑只剩下35.5元,南亚(1303)更不给面子,跌破30元大关,收在29.9元。
股价反映业绩,台塑四宝2023年总计获利达439.47亿元,较2022年衰退51.24%,2024年最终数据还没出来,但1到11月总营收1.35兆元,年减2.3%,第三季财报更惊见税后亏损80.4亿元。
「2025年也不会太好,还是要看中国大陆的内需,如果2026年的下半年有机会上来,说不定能让产业有些转机」,棣迈产业顾问总经理何耀仁向CTWANT记者强调,「是2026年喔,如果要比较稳,搞不好要等到28、29、甚至到2030年才会好。」
过去石化业景气约7年一个循环,但目前已发生结构性改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还把自己当作是循环性产业,认为只要能撑过去,下一个cycle来就可以活起来,但其实现在整个产业大反转!」何耀仁2024年5月参加在韩国举行的「2024亚洲石油化学工业会议(APIC)」时,发现业界共识是「中国大陆的产能过剩问题,时间会拖得很久」。
事实上,因低碳经济当道,世界上老牌的石油公司都陆续在关厂转型,业内人士跟CTWANT记者表示,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近几年已关闭世界各地多家炼油厂,因全球经济放缓,加上新厂投产竞争,壳牌在今年第三季炼油利润率下降近30%,从上一季的每桶7.7美元降至5.5美元,化学品业务甚至出现亏损。
而美国新总统川普将在1月20日上任,由于他选前就喊出「钻油吧,宝贝!」(Drill, baby!Drill!)口号,是否会带动新一波的黑金商机?「对亚洲市场来说反而更辛苦!」,何耀仁表示,美国德州有很多页岩气,川普支持开採,因为它成本更低、量又更大,原本欧美就是用天然气当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一吨成本大约是400美元,但亚洲这边是用每吨900美元的石油脑去炼,每吨卖520美元,成本结构完全不一样。
而中国近期开出大量新产能,设备贵会有折旧成本,为让银行觉得有还款能力、保持现金流,而维持开工率,导致这些新厂难以减产的恶性循环。何耀仁表示,还好台湾与日韩星这些地方的老厂折旧差不多结束了,若需求不好,能随时停工。
何耀仁表示,目前外界期待川普上任后的新机会,还是俄乌战争结束,毕竟俄罗斯为了打仗要赚钱,产油量一直保持在900多万桶,若战争结束,有机会压下俄罗斯产量,跟OPEC国家协调,每桶油价可能比现在高个5到10美元。
中美两国的产能是外患,台塑自己也有内忧,一资深台塑员工向CTWANT记者透露,过去台塑成功模式是「化繁为简」降低成本,但近来化简为繁、官比兵多,前几年太好赚所以无所谓,但现在利润变差,问题全涌上台面,高层谁也不服谁,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反而在cost down制造现场的保养成本,很多管线都已老旧,但等退休的人不想改,新人一进来看到也不敢接,好不容易培育了AI人才却留不住。
接下来还有碳费问题,先前从事科技业的投资达人「股鱼」算出,若碳费每公吨300元,不考虑优惠费率的话,光是台塑石化(6505)一家公司的碳费预估要付73.2亿元,但近四季净利才61.3亿元,赚不够付。
「无法逃避,只能全力跳脱红海!」台化(1326)董事长洪福源表示,大陆石化新增规模是天文数字,会持续推动「做精、做广」,暂停不赚钱的产品、发展高值化产品,并且把产品卖到更多地方。
南亚董事长吴嘉昭表示,集团2024年成立新的「企业转型专案组」,让集团各公司一起寻找有前瞻性的产业,包括产品、事业、低碳、能源与数位转型;像是南亚朝电子用化学品发展,把过去老的PU厂拆掉、改成无菌医材产线,价值翻倍。
台塑董事长郭文笔表示,石化产业明年可能会看到曙光,因为中国有许多提升经济措施,业界也传出政府打算出手整併,还有欧美通膨降温、俄乌战争告一段落等利多,状况有机会改善。台塑化董事长曹明也提到,其实集团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也有页岩气的投资项目。
不过外界对此还是相当悲观,证券分析师「股添乐股市新观点」也提到,四宝现在价格非常便宜,往下空间有限,但没人投资是为了买到便宜价,是为了赚钱,目前四宝正歷经转型阵痛期,搞不好要拖上3、5年,今年四宝获利明显缩水,可见未来配息肯定跟着缩水,甚至不配息,「试问,你能等这么久吗?」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