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围炉时,火锅是许多民眾的首选。医师提醒,火锅配料丰富多样,含有较高的钠、蛋白质、钾和磷等成分,摄取过量可能会加重肾臟负担,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应选择清淡、低钠、低脂的锅底及配料,注意蛋白质、钾和磷的摄取,避免增加心血管和骨骼疾病风险,吃得健康又安心。

国泰医院肾臟内科主治医师周子巽说明,火锅汤底通常由各种高盐调味料、酱油、火锅底料制成,使得钠含量非常高,一般人每日钠摄取量不应超过2克,但火锅往往超标,钠摄取过量容易导致体内水钠滞留、增加血压,加重肾臟过滤压力,肾臟病患更要注意,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引发水肿、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火锅中的食材,多是高蛋白质的肉类、海鲜以及豆制品,蛋白质代谢废物需由肾臟排出,对对于肾功能下降的人来说,过多蛋白质摄取会加剧肾臟负担,导致代谢废物在血液中累积,尤其是加工肉类,如火锅丸子和香肠,蛋白质含量及盐分高,还可能有添加剂。

另外,火锅中的配料如蔬菜、豆类、蘑菇、海带等,富含钾和磷,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因钾磷代谢障碍,导致体内磷钾过高,高血钾症可引发心律不整甚至心臟骤停,过量磷摄取会导致钙磷代谢失衡,造成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而常见的肉类如肥牛、肥羊片、炸丸子等,含有大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体重和胆固醇水平,还可能增加肾病变风险,建议瘦肉类、去皮鸡肉、鱼虾等低脂食材,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高脂肪肉类。

针对火锅选择,周子巽提出5大建议,首先,火锅应选择清淡汤底,如清汤锅、蔬菜汤或骨头汤,避免重口味的辣锅或泡菜锅,可以在锅中加入白萝卜、冬瓜等富含水分的蔬菜,帮助吸附汤底油脂和盐分;并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豆腐、鱼类,而非红肉或加工肉制品,注意每餐的蛋白质摄取总量,控制在每日50~100公克,肾功能不全者更应减少至40~60公克。

第三,选择沾酱时,可以尝试清淡的调味料,如香醋、柠檬汁、蒜末,避免高盐调味料如酱油、花生酱、沙茶酱,并尽量不将食物长时间浸泡在火锅汤底中,以免吸收过多油脂和盐分;对肾病患者而言,要避免含钾高的食材如菠菜、番茄、菌类和豆制品,以及磷含量较高的骨头汤底、内臟类食材。

最后,民眾吃火锅时,可以多喝白开水,帮助肾臟稀释、排出多余的钠和代谢废物,周子巽提醒,切勿过度饮用火锅汤底,尤其是煮较长时间的浓汤,钠和嘌呤含量可能较高,容易造成肾臟负担。

#肾臟 #火锅 #围炉 #过年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