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台湾乐活中小基金经理人叶献文表示,2025年全球经济虽维持稳健成长,但各国表现将有所分歧。美国经济动能依然强劲,部分国家则相对疲弱。中国经济虽有復甦迹象,12月非制造业PMI升至18个月高点,但11月信贷数据显示民间需求仍然低迷,预期2025年第三季景气将触底,须延至2026年才能进入更佳的经济循环。
叶献文指出,AI产业是2024年推动全球股市的重要动力,台湾经济更从中受惠。2024年12月台湾出口额达435.9亿美元,创歷史第二高纪录,年增率9.2%。全年出口额则达4,751亿美元,仅次于2022年的4,794亿美元,年增率9.9%,主要受惠于AI伺服器与资通讯产品出口成长59%。
此外,叶献文认为,供应链回补库存的需求,也将成为2025市场亮点。经歷2023、2024年的库存调整期后,企业将重新补足原物料及零组件存量,这对电子与传产供应链都是正向信号。此外,在各国补贴政策推动下,消费性产品需求回升可期,市场氛围亦将逐步回暖。
叶献文表示,市场原先预期美国前总统川普的政策将有利于台股发展,并推动指数挑战歷史新高。然而,新年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加上关税战升温,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叶献文指出,川普的关税政策在市场预期之内,对市场的实际衝击有限。上任前,非美地区货币已开始贬值,反映出关税带来的影响。而针对晶片关税问题,由于台湾市场并非直接向美国政府出口晶片,而是透过东南亚、或其他国家的系统组装厂再出口至美国,因此关税增加的成本最终将由美国买方承担。因此,关税议题应不至于影响台资企业甚鉅。另一方面,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AI产业生态,足以证明中国可自主开发开源模型,且技术水准不逊于国际一线厂商。然而,DeepSeek的实际研发成本仍是未知数,也尚未知晓其商业模式,短期内对全球AI产业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只不过,DeepSeek的出现可能影响市场对AI投资的信心,后续观察重点包括:是否有更多竞争者加入,或云端服务供应商(CSP)是否调降资本支出、进而衝击产业表现。
叶献文认为,AI市场仍具发展潜力,并可关注相关新兴题材。高阶封装技术(如CoWoS)需求持续升温,数据中心加速器IC市场在2023至2028年间年均成长率(CAGR)达24%,通用型AI晶片(如NVIDIA、AMD、Intel)CAGR为32%,客制化ASIC市场(如Broadcom、Marvell等)CAGR更高达45%。
此外,AI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突破2,000万只。自2023年10月Meta与Ray-Ban推出AI眼镜后,销量已突破200万台,市场反应热烈。预计2025年,将有超过100家业者投入市场,投资人也可以关注。整体而言,2025年台股仍可乐观以对,惟国际讯息纷扰、AI市场竞争未定,要再进一步突破高点,投资人还是需要耐心,静待时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