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的摄取量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与失智风险和认知老化有关。医师引述研究指出,过量摄取红肉会增加罹患失智及主观认知下降的风险。然而,若每天以1份坚果或豆类替代加工红肉,失智风险可降低达19%,此饮食调整值得于生活中多加利用。
医师「虞哥」于粉专发文表示,根据美国1项长达数10年的研究、共追踪超过13万名成年人,并分析其红肉摄取与大脑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每天摄取超过0.25份加工红肉(如火腿、培根、香肠),失智风险增加13%、主观认知下降风险增加14%;而每天摄取超过1份未加工红肉(如牛排、羊排),主观认知下降风险增加16%。
然而,虞哥说,该研究提及,若每天以1份坚果或豆类替代加工红肉,失智风险可降低19%、认知老化减缓约1.37年。
虞哥解释,加工红肉中的添加剂、饱和脂肪与高盐分,可能促进发炎反应和氧化压力,从而加速大脑老化;而坚果和豆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和纤维,这些营养素则对脑部健康更有益。
因此,为了守护大脑,虞哥建议,每天可食用1份坚果、豆类或植物性蛋白质,以帮助脑部补充健康能量;同时,也要减少或偶尔食用培根、香肠等加工肉品,千万别过量。另外,注重饮食多样化,搭配蔬菜、水果、全谷类,让营养更均衡。
事实上,过量摄取红肉除了不利大脑健康外,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医师刘博仁曾提醒,国际癌症研究署很早就将加工肉品,像是培根、香肠、腊肉、热狗、火腿等列为1级致癌物,而未加工红肉,例如牛肉、猪肉、羊肉、马肉等被列为2A级致癌物。所谓的1级致癌物是证据确定对人体显着致癌,而2A级是对动物确定致癌,但对人类为很可能有致癌性。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更指出,红肉与大肠直肠癌、摄护腺癌、胰臟癌、胃癌、甚至是乳癌有关。
刘博仁认为,就算不论这些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性如何,仍应少吃红肉,最起码加工 肉品能不碰就不碰,而红肉摄入总量勿超过每周500克,若平均下来,每天不要超过1手掌大小的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