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结束,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头痛、腹痛、易怒、焦躁不安,甚至早上闹钟响了却赖床不愿起身;另一方面,老师们则面临心悸、头晕、失眠等困扰。这些症状可能是「收假症候群」作祟。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精神部主任苏柏文提醒,若持续出现情绪低落或睡眠困难,应及早寻求专业协助,探索开学返校可能遇到的困难。

面对收假开学,家长的陪伴与引导至关重要。苏柏文建议,家长除了帮助孩子逐步调整作息,避免睡前使用手机或长时间打电动。此外,对于较高年级的青少年,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讨论开学后的未知焦虑,例如新学期的课业压力、师生相处等,让孩子感受到支持。

苏柏文指出,许多青少年对于开学的抗拒,可能与同侪关系不佳、学习成就感不足等因素有关。如果父母过度责备,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孤单无助,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沟通时应以理解和陪伴为主,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如果孩子在开学前感到烦躁不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稳定情绪:腹式呼吸:透过深呼吸让身心放松。撰写日记:记录内心想法,帮助整理思绪。寻求同侪支持:与好友分享烦恼,减少孤立感。若身心症状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也可以寻求学校辅导室或精神医疗资源的协助。

开学不仅是学生的挑战,对老师而言更是压力来源。除了教学与学生管理,行政事务繁重,加上少子化与3C通讯发达,教师彷佛进入「24小时待命」的状态。苏柏文提醒,教育是百年大业,老师的身心健康同样重要,应适时给自己专属的放松时间。

可藉由以下方法练习自我照顾:正念冥想、静心练习、降低压力泡澡或听音乐、设定工作界限。面对开学压力,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不需要独自承受。适当调整作息、运用心理调适技巧,并在需要时就近寻求社区心理卫生中心或精神医疗专业协助,才能让新学期顺利展开,迎接新的挑战。

#桃园市 #开学 #压力 #焦虑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