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央视6日报导,在湖北的粮食主产区天门市,当地80多万亩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农户抢抓农时,清理沟渠,通过无人机设备为小麦追肥。
到湖北天门市黄潭镇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区,农民正在麦田操作清沟排积。当地俗语「麦田三条沟,从种管到收」。高品质开好三沟可有效防止麦田渍害,减少病虫害,提高根系活力,是小麦高产稳产重要保障。
农技专家指出,现在小麦整体处于孕穗期。需水需肥量较大,现场有十多台无人机正作业施肥。每台无人机载重量最高75公斤,一小时可作业140亩左右,是人工施肥效率的10—15倍。还可精确设定每亩田施用量,搅拌后氮肥通过甩盘撒出,保障肥料抛撒均匀。
连片小麦看来都是一样绿油油,其实这片田里却种植有数十种不同小麦品种。因为这一片属于小麦品种试验种植区,为的就是在同一片田块里,相同水肥管理条件下方便对比,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产量高、抗疫性强的优良小麦品种。
而在「示范性种植区」,种有已经过试验种植的3个优选品种,在小麦出苗、收穫等关键期,都会邀集种植户现场观摩,亲身感受新品种长势情况,促进优良品种在本地普及推广。
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天门市,一直都是粮食主产区,藉由稻麦轮作、豆麦轮作方式,充分利用好不同季节每一个田块。这个春天,当地在田小麦面积86.68万亩,透过适时、适墒田间管理,目前小麦长势良好,农业部门预计今年天门小麦单产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此外,随着气温回暖,河北邯郸33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技专家充分调研,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手段分苗施策,加强田间管理。
在河北邯郸曲周县一处小麦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师生,正监测和记录小麦土壤、苗情,针对苗情较差麦田,透过无人机给小麦喷洒腐殖酸叶麵肥,促进小麦生长。
针对今年气温回升速度较快,平均温度也比往年高的特殊气候条件,曲周县联合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启动「百名专家进百村」科技服务活动,指导农民加强小麦田间管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