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就职周年宣示要将台北打造成「运动之都」,北市体育局也积极推动「U-Sport台北乐运动」,鼓励市民规律运动。北市研考会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85%民眾每周平均会运动1次以上,散步、走路、慢跑及重训为市民运动项目大宗,而民眾不运动的主因在于「工作太累或懒得动」。

台北市85%民眾有运动习惯,平均1周运动1次以上或是会运动但次数不定,15%民眾则没有运动习惯。其中有运动习惯的民眾,有40%每次运动达1至2小时,35%运动在30分钟至1小时内,而最常运动的时段分别为晚上(36%)和上午(30%)。

台北市为提升城市运动硬体环境,也计画打造9座不同项目的「台北跃动馆」,最快2026年会完工克强、新生、自来水等3馆,并动工其余6馆。研考会民意调查中,59%民眾认为住家附近的运动设施足够,32%认为不足够;而对北市公共运动场所设施68%感到满意,19%不满意,其余13%则无意见。

台北市议员徐弘庭表示,现在是运动世代,有运动习惯的民眾越来越多,但要先解决台北运动场所不足问题,尤其台湾室内运动场馆少,过去各区活动中心或是学校场地都常常呈现满租的情况,除了希望学校能多开放些场地给民眾租赁作为运动场地外,也希望市府在「世界壮年运动会」后,能将各场馆做更好的发挥利用。

有运动习惯的市民,在不复选的情况下,运动项目最多为「散步、走路」占50%,「慢跑」次之,占23%,使用「健身器材、重训」则有20%。没有运动习惯的民眾里,26%觉得「工作太累」,26%则「懒得运动」,成为民眾不运动的2大主因。徐弘庭建议,民眾若觉得工作太累可以尝试简单的运动,像是在家中超慢跑、热瑜珈等,或者运用懒人运动器材,甚至爬爬楼梯都是不错的选择。

台北市议员陈贤蔚说,多数民眾以散步及跑步为主,台北市素有行人地狱之称,因此提供便利、安全且完善的步行及跑步运动处所,格外重要;此外,公园、绿地、学校及河滨公园的路面是否平整、照明是否充足、是否有公厕提供使用、遇到紧急事故,通报警消到场是否快速,都缺一不可。他也说,研考会民调应该完整揭示民眾觉得设施不足或是设备不够完善的内容及所在区域为何,主管机关才能对症下药,有更多诱因鼓励市民运动。

#台北市 #运动 #U-Sport #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