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农业局与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合作,发现在夜间使用绿光照明,可显着影响害虫活动力,相较喷药更具经济与安全性。(方信秀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高雄市农业局与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合作,发现在夜间使用绿光照明,可显着影响害虫活动力,相较喷药更具经济与安全性。(方信秀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玉荷包荔枝长年来果实容易遭俗称「蒂头虫」的中华细蛾入侵,不仅影响口感,还让荔枝容易落果。(方信秀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玉荷包荔枝长年来果实容易遭俗称「蒂头虫」的中华细蛾入侵,不仅影响口感,还让荔枝容易落果。(方信秀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高雄市为全台最大玉荷包荔枝产地,达2340公顷种植面积产值可达16亿元,但长年来果实容易遭俗称「蒂头虫」的中华细蛾入侵,不仅影响口感,还让荔枝容易落果,高雄市农业局与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合作,发现在夜间使用绿光照明,可显着影响害虫活动力,相较喷药更具经济与安全性,可透过农业局「智慧农业」计画获得建置补助。

农业局表示,荔枝长年易受到俗称蒂头虫的中华细蛾所害,以果实内的种仁为食,容易造成落果,即使顺利成长,但民眾拨开荔枝看到满满的小虫印入眼帘,大幅影响水果价值与形象,成为农民头痛害虫,加上近年受气候不稳定影响,稳定荔枝产量成当务之急。

为厘清荔枝害虫危害与防治手段,农业局自2021年起与嘉义大学植物医学系、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调查中华细蛾习性,锁定其主要会利用荔枝果树开花期间迅速繁殖,一旦果实被细蛾幼虫钻食便会造成落果,会影响约2成作物收成。

此外,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副研究员方信秀观察发现,中华细蛾白天栖息在树干下方阴影处不活动,夜间开始活动并进行交尾与产卵,过去农民仅能依靠人力喷药预防,但多年来已让害虫出现抗药性。

方信秀说明,经过6至7年研究发现,可利用细蛾夜间活动特性,在夜间架设绿色灯光,能大幅减少细蛾活动力,仅受下过往不到2%的危害率,且绿光不会影响荔枝正常生长,相较人工喷药更具经济与安全性,还可透过农业局「智慧农业」计画获得建置补助。

方信秀补充,架设绿光照明系统,虽然每公顷成本达20万,但架设完成后即可重复使用,相较同面积土地透过人工喷药,以每次荔枝产季约要6至8次喷药来计算,保守估计就要花费6万元以上成本,是具有经济效益,且兼顾安全环保的创新虫害防治措施。

农业局表示,绿光除虫可透过「农产业智慧农业补助计画」申请补助,今年将结合在地农民、国立嘉义大学以及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等产官学研单位,扩大办理荔枝的「绿光除虫」研发与测试,期藉由更为完整的应用验证,提高农民的受益并减少农药使用,打造安全友善农业环境。

#荔枝 #玉荷包 #绿光 #细蛾 #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