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一定要手术切除吗?台中荣总今(17日)发布一项临床研究显示,7年累积915例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射频消融术的早期肝癌患者,后续肿瘤復发比例分别为34.9%、36.3%,并无显着差异存在;57岁的许姓男子肝癌手术8年后再发现0.5公分肝癌,这次改採射频消融术后,追踪30年未发现肿瘤復发。
依照卫福部统计,台湾每年新增1万名肝癌患者,并有7000人死于肝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台中荣总胃肠肝胆科医师李少武指出,肝癌是台湾常见的癌症,不同时期肝癌的预后差异明显,早期肝癌经过适当治疗后,平均余命可达6-9年;若进展至中晚期,平均余命仅剩6个月至2年。
早期肝癌的治疗选项包括手术切除及微创治疗,如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或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两者都是透过超音波引导,将探针穿刺至肝肿瘤部位,并加热至60度以上破坏肿瘤细胞。微波治疗时间约4-5分钟,比射频的12-15分钟短,适用于肝臟肿瘤数目不超过3颗、或单颗肿瘤不超过5公分的患者。术后需加压穿刺伤口以防出血,并卧床休息,通常住院1-2天即可出院。
根据台中荣总调查显示,在2002-2019年间,分别有493位接受手术治疗与422位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早期肝癌患者,后续追踪分别有34.9%与36.3%的比例会发生肿瘤復发,两者间无显着差异存在。统计也发现接受消融术患者年龄较大且肝硬化比例较高,显示该疗法对于老年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也是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57岁许姓职业驾驶因患有慢性B型肝炎及肝癌病史,8年前曾接受手术治疗,追踪检查发现肝臟肿瘤指数逐渐上升,一度飙升至正常值的40倍,经安排电脑断层检查后,发现有0.5公分復发肝癌,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至今未发现肿瘤復发。
李少武指出,射频消融术适合于无法手术或担心手术併发症的早期肝癌患者,优点是治疗时间短、伤口恢復快,且不影响生活品质。他也建议,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险群(如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过去病史或家族史者)应进行密切追踪检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