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增幅趋缓,但50岁以上重症风险持续,专家建议将新冠高风险对象年龄下修至50岁,染疫可服用公费抗病毒药物。疾管署今日(13)强调,50~64岁新冠重症个案,约9成有慢性病,适用公费抗病毒药物,且接种疫苗对重症预防效果更高,防疫策略仍着重「提升疫苗接种率」,而非扩大用药条件。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冠门急诊就诊约7万多人次,已达高峰且增幅趋缓。不过,重症新增166例、死亡新增25例,均为今年单周新高,且重症和死亡个案仍以65岁以上长者占绝大多数。由于50~64岁新冠重症病例数仍高,专家建议,新冠高风险族群用药条件应下修至50岁。

疾管署统计,今年截至6月9日,本土新冠併发重症病例,50~64岁共105例,其中近9成(87%)具慢性病史,原本就属于公费新冠抗病毒药物的适用对象,国内抗病毒药物涵盖对象范围足够。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强调,近年国际研究显示,疫苗比口服抗病毒药更能预防新冠住院和重症,国内50~64岁的新冠JN.1疫苗接种率仅8.9%,此年龄段新冠防治策略,应着重在「疫苗接种」,而非扩大抗病毒药物对象,呼吁50~64岁未接种者儘速前往接种。

罗一钧表示,国内新冠疫情已于上周达高峰,本周前4天比上周略降7、8%,开始缓慢下降,但流行期仍预估持续至8月初,且重症、死亡数还在上升,不可轻忽。目前疫苗打气持续,略为下降,每天皆有约万人接种,6月9日至12日接种人数约3.8万,仍为今年各周同期第三高。

疾管署6月11日起调整第二剂接种间隔,至12日两日间,第二剂已接种6541人,疾管署将持续每周配送疫苗以应民眾接种需求。目前各县市也加强推动机构住民等对象之第2剂接种作业,呼吁除符合第2剂接种资格者,年龄满6个月以上且尚未接种民眾儘早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

#疾管署 # 罗一钧 # 新冠 # 疫情 # 抗病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