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虽然超过 100 个国家,为改善医疗机构的基本服务做出努力,不过仍有仍有数十亿人无法在安全、卫生、完善的环境下就医:报告强调,若要达成2030年全球永续目标,各国必须立即加速投入与投资。

根据24日公开的《优质医疗的基本服务:医疗机构中的供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和电力服务》报告指出,2023年仍有约11亿人使用缺乏基本供水的医疗设施,30亿人无法获得基本卫生服务,17亿人缺乏基本清洁设施,另有28亿人身处没有妥善废弃物管理的医疗单位。电力供应同样不稳定,2022年全球仍有近10亿人仰赖未通电或电力供应不稳的医疗设施。

儘管如此,全球承诺正逐步达成共识,2025年已有101个国家提供关于医疗设施数据,是2020年的两倍以上,反映出各国对水、卫生、清洁、废弃物管理及电力改善的行动加速。报告显示,超过8成国家已展开至少一项国家行动,如制定标准、进行基准评估等,其中包括衣索比亚(Ethiopia)、马拉威(Malawi)、尼泊尔(Nepal)、卢安达(Rwanda)与乌干达(Uganda)等发展中国家,展现出积极的改善。

WHO环境、气候变迁与健康部代理主任Ruediger Krech示警,「每一位病人都应该在安全、卫生且设备完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若没有可靠的水源、卫生、清洁、废弃物管理与电力,医护人员将无法有效防止感染或提供必要服务,数百万人的生命将陷入危险。」

Ruediger Krech强调,目前虽已有进展,但仍有许多人在缺乏基本设施的医疗单位接受治疗,各国政府与合作伙伴必须立即加大投资,确保每一家医疗院所安全、永续且具韧性。

#卫生 #用水 #照护 #医疗 #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