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分级医疗的搜寻结果,共243

  • 《光电股》元太携手诊所 打造智慧透析示范场域

    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联盟(SDIA)于台北南港向怡诊所举办「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成果展」,由SDIA智慧医疗召集人元太(8069)携手纬创医学科技等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环境永续且具可负担、可扩张、可复制的智慧医疗跨域解决方案,正式让智慧显示科技走入基层诊所,落地民眾日常就医的第一线。

  • 卫福部推分级医疗!医谈诊所困境苦笑:建议去1机构看病

    卫福部推分级医疗!医谈诊所困境苦笑:建议去1机构看病

    卫福部积极推动落实分级医疗,然而医师陈俊吉却语出惊人,直言如果经济、时间和交通许可的话,建议民眾去「医学中心」看病。并称待在诊所,有些东西不是医师不会或不愿,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 台北区医学中心评鑑PK 2家面临降级

    台北区医学中心评鑑PK 2家面临降级

     卫福部民国112年医学中心评鑑结果跌破眾人眼镜,台北区医学中心打破家数上限,由8家增加为10家,遭批评违反分级医疗原则,事后也遭监察院纠正。卫福部长石崇良4日接受《中国时报》专访坦言「台北区医学中心太多了」,不符合区域平衡概念,「该下来就下来」,116年台北区评鑑将回归8家名额,换言之,将有2家医学中心被降级,势必掀起一场名额争夺战。

  •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医吓到:医疗同仁安全带繫紧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医吓到:医疗同仁安全带繫紧

    卫福部长石崇良上任后,着手推动一系列改革,包括试办「假日轻急症中心」,以及未经转诊到大医院看病,将提高5成自付额、即1200元,心臟血管外科医师吴欣岱指出,这些议题一口气丢出来让她吓了一跳,呼吁「医疗同仁,安全带请繫紧」,其中她最期待轻症和重症病人通通挤在一起排队的扭曲现象,能获得改善。

  • 轻症衝大医院恐荷包失血 最快明年多付1200元

    轻症衝大医院恐荷包失血 最快明年多付1200元

    为减轻大医院医疗量能负担,卫福部最快明年下半年实施新制,若民眾未经转诊直接到医学中心就医,需加收5成部分负担。健保署今(28)日说明,将先观察6个月大医院门诊减量情形,如仍未达标,将启动增加部分负担。以目前医学中心门诊轻症每人每次平均2400元计算,未来民眾可能得多负担1200元。

  • UCC下月试办 假日轻症免挤大医院

    UCC下月试办 假日轻症免挤大医院

     「假日急症中心(UCC)」将于下月试办,六都同步上路,各县市共申请设置14个点,设置于壅塞的医学中心附近,大多为地区医院,也有1、2家大型联合诊所。健保署将于官网设置UCC专区,包含发烧、呼吸道症状、轻度肠胃道症状、简单伤口等,都能到UCC治疗,部分负担则是比照诊所,收150元。

  • 医界挺分流 民团忧惩重症、身障

    医界挺分流 民团忧惩重症、身障

     代挂号乱象凸显分级医疗问题,卫福部不排除对未转诊赴大医院者收取50%部分负担。医界认为,此举能让大医院专心处理急重难罕病人,但恐造成民意波动;民团担忧,癌症病患化疗就可能长达半年以上,而行动不便者因诊所缺乏无障碍设施,也无法在基层就医,此举恐惩罚到重症病人、身障者,导致健康不平等。

  • 未转诊 赴大医院看病 恐付上万元

    未转诊 赴大医院看病 恐付上万元

     大医院名医门诊挂号难求,有业者看准商机,提供付费「代挂号」服务,打乱医疗市场、衝击分级医疗。卫福部指出,除了请地方加强稽查,今年个别医院总额上路,也正在检讨分级医疗状况,若医学中心轻症占比仍太高,不排除将未经转诊部分负担,由现行医疗总费用约20%,提高至法定50%,民眾到大医院看门诊平均恐负担2千元、甚至上万元。

  • 代挂号乱象衝击分级医疗 卫福部拟提高医学中心部分负担

    代挂号乱象衝击分级医疗 卫福部拟提高医学中心部分负担

    大医院名医门诊挂号难求,有业者看准商机提供付费「代挂号」服务,恐衝击分级医疗。卫福部长石崇良今日表示,代挂号涉违法招揽,最重可罚25万,已发函卫生局查察,今年医院个别总额实施,卫福部将观察各层级医院病人变化情形,若医学中心轻症、慢性病占比仍太高,不排除将未经转诊者部分负担,由现行20%提高至50%。

  • 付费代挂名医 卫福部要罚

    付费代挂名医 卫福部要罚

     大医院、名医门诊挂号满檔,有业者看准商机,透过LINE加好友或虾皮等平台提供付费「代挂号」服务,每次成功代挂后收取400到450元,台大、马偕、北荣等名医都被当活广告,指名在服务范围内。民团批政府放任打乱医疗市场,衝击分级医疗。卫福部认为,这是违法招揽,10月初将发出函释,请地方政府卫生局查察,依《医疗法》,「代挂」业者可能面临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罚锾。

  • 台中8区无医院 医疗资源失衡

    台中8区无医院 医疗资源失衡

     台中市医疗扩张热潮持续,但资源分布失衡问题明显。截至2025年8月,6家公立医院急性一般病床仅2140床,占比20.6%,而59家私立医院病床高达8245床,占比79.4%。新社、和平、后里等8个行政区仍无医院,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热区。虽然快速扩张可部分应对人口老化需求,但城乡与行政区间医疗差距仍大。

  • 健保拟涨住院自付额 明年1/1上路

    健保拟涨住院自付额 明年1/1上路

     卫福部近期预告订定「115年全民健康保险保险对象住院应自行负担费用之最高金额」草案,同一疾病每次住院自行负担费用上限从5.1万元调高到5.7万元,全年累计住院自行负担最高额从8.6万元调升到9.4万元,调整幅度较前一年大增,主因是每人平均国民所得增加。草案预告60天,预计明年(2026)元旦上路,初估影响上万人,但经济弱势和重大伤病者不受影响。

  • 台大院长推3招解人力荒 北巿联医医师跳脚: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长推3招解人力荒 北巿联医医师跳脚: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医院新任院长余忠仁8月1日上任,最近他接受多家媒体专访,分享对于解决医护人力荒的3个方法,包括开放外籍护佐、高薪聘回流医师及台大内急诊医师进驻市立联合医院,但基层医师看完后却感到不可置信,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内科医师姜冠宇更公开在脸书向余喊话「我真的不知道可以用什么场合劝前辈,勿以台大看天下」。

  • 活到90岁病30年?子女陪父母早健检成最新趋势

    活到90岁病30年?子女陪父母早健检成最新趋势

    台湾步入超高龄社会,虽寿命延长,但「带病延年」现象日益普遍。美联健康联合诊所院长李相台表示,不少长辈60岁后罹患慢性病,形同「活到90岁却病30年」,呼吁子女主动陪伴父母健检早筛,从家族遗传弱点找出隐疾,「3代同堂」掌握治疗黄金期。

  • 落实医疗分级 下转病人给奖励

    落实医疗分级 下转病人给奖励

     卫福部日前修正「全民健康保险医疗服务给付项目及支付标准」,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将病人下转至地区医院、基层诊所,可获700点支付点数,而接受下转者可获500点加算,9月1日上路,鼓励落实分级医疗。医界认为,新制奖励高,但成效未定,提醒政府给「胡萝卜」也要给「棒子」,慢性病超过一定比例者,须重新审视医学中心资格。

  • 陈亮妤出任健保署长 石崇良勉励:别害怕自己年轻

    陈亮妤出任健保署长 石崇良勉励:别害怕自己年轻

    成瘾防治专家、前健保署副署长陈亮妤今正式接任健保署长,卫福部长石崇良表示,陈亮妤很年轻,但他自己也是42岁就担任医事处处长,当时也是莽莽撞撞,有很多的学习。他提醒陈亮妤,有许多前辈指导,不用太害怕,对于陈亮妤过去从事成瘾防治、又投入公共卫生,非常令人敬佩;北荣院长陈威明也表示,新署长有个最了解健保的部长、主秘,还有最懂资讯的副署长、6核心业务组、分区业务组,这么多顶尖人才帮忙,相信健保永续绝对不是问题。

  • 超高龄、慢性病激增挑战  赖清德:启动健康照护政策转型

    超高龄、慢性病激增挑战 赖清德:启动健康照护政策转型

    赖清德总统今(4)日下午主持「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第5次委员会议」时表示,台湾正面临超高龄社会、慢性病激增等挑战,必须启动健康照护的政策转型,善用数位科技与人工智慧,打造一个涵盖全年龄层的智慧健康体系,如此一来,台湾才能从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型升级为以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健康照护。

  • 北荣急诊壅塞预警!连假将开设特别门诊应对

    北荣急诊壅塞预警!连假将开设特别门诊应对

    疫情前,健保署要求医院门诊营收占比不得超过55%,今年更透过个别医院总额,限制各家医院服务量。台大医院传出,为了配合健保署门诊减量政策,当门诊满额时,要求轻症病患须持「医疗院所转诊单」才能加号;至于台北荣总则表示,病患有就医自由,「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重症」,不可能限制病患,医院是透过周末不开诊来控制门诊量,且为纾缓接下来连假急诊壅塞状况,北荣预计4天以上连假,就开设特别门诊因应。

  • 盼生技、医疗、科技整合 吴诚文:要从MIT走向CIT

     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谘议委员会(BTC)27日落幕,会议召集人、行政院政委吴诚文表示,近期台湾在少棒比赛拿下三项冠军,显示科技带进运动的成果,也连接社会需求,希望生技、医疗与科技产业也能可透过整合,不要me too,要从MIT(Made in Taiwan)走向CIT(Created in Taiwan)。

  • 期待卫福部新变革 医药界对石崇良评价高

    期待卫福部新变革 医药界对石崇良评价高

     内阁改组名单公开,卫福部长邱泰源确定去职,由健保署长石崇良升任。医、药界都给予高度肯定,大讚他身段柔软、协调能力强,且资歷完整,相信未来卫福部会有很大的变革,当前急迫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说,「如果这种人才再处理不好,我想也没办法了!」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