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低血糖的搜寻结果,共271

  • 泫雅跳舞晕倒惊吓全场!被酸胖粉心疼:别再苛刻她

    泫雅跳舞晕倒惊吓全场!被酸胖粉心疼:别再苛刻她

    南韩女星泫雅今(9日)在澳门举行的WATERBOMB音乐节,惊传突然晕倒。现场观眾发出惊呼声,两名女舞者立刻上前查看状态,最后由一名男工作人员紧急抱离舞台。画面曝光后,许多粉丝相当担心,也有人猜测可能与泫雅先前被嘲讽变胖,或过度减肥有关。

  • 姜黄入菜抗发炎?医揭2顾虑:先问过医生再说

    姜黄入菜抗发炎?医揭2顾虑:先问过医生再说

    现代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会将姜黄入菜。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指出,姜黄含有姜黄素,能降低身体发炎反应,将姜黄融入饮食无妨,但料理用的姜黄,姜黄素含量不稳定,与临床所用、含量明确的萃取物,两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远,加上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想藉由吃姜黄保健,应先谘询医师的意见。

  • 瘦瘦针+血糖监测器 型男主厨8月甩32公斤控糖

    瘦瘦针+血糖监测器 型男主厨8月甩32公斤控糖

    在花莲开餐厅的42岁王姓男主厨,身型壮硕、体重达125公斤,今年初烫伤住院意外发现罹第二型糖尿病与严重脂肪肝,住院期间每日需施打4针约120单位胰岛素控制血糖。出院后,透过连续性血糖监测器(CGM)即时数据结合1周打1剂瘦瘦针,8个月过去体重剩93公斤。他坦言,以前不觉需要减肥,但变得健康很值得。

  • 可防流感、新冠 洋葱精华常被丢掉 专家大喊错了

    可防流感、新冠 洋葱精华常被丢掉 专家大喊错了

    洋葱是平价又耐久放的蔬菜。内科医师傅裕翔表示,洋葱富含槲皮素、硫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有助于预防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研究也发现,第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生吃100克的生洋葱,能降低血糖;营养师薛晓晶提醒,洋葱表面乾燥的外皮,是槲皮素含量最高的地方,有助于预防流感与新冠病毒感染。

  • 产后开机一次就中!高尔宣老婆笑医生没骗人「很容易怀孕」

    产后开机一次就中!高尔宣老婆笑医生没骗人「很容易怀孕」

    乐于当爸爸的高尔宣,和外号「大妈妈」的芮德,两人的爱情故事,就像生活里的一杯温开水,花了时间,渐渐煮沸成婚姻的温度。2人原先是朋友,「那种互呛、互看不爽、都经歷过」,没想到3年后突然来电,高尔宣觉得感情更真实,「当你知道一个人最不完美的样子,再去谈恋爱,很多问题自然不会出现。」

  • 剖腹产后易併发肺栓塞恐致命

    剖腹产后易併发肺栓塞恐致命

     29岁何小姐剖腹产诞下一名女宝宝,产后隔天欲下床走动,却突发性头晕失去意识,判定为生产后发生肺栓塞,住院时间长达23天,幸运挽回一命。医师提醒,剖腹产是静脉血栓的危险因子,建议高风险产妇可穿着包覆至膝盖以上的医疗级弹性压力袜,减少下肢血液滞留。

  • 抢救脑中风 把握黄金4.5小时

    抢救脑中风 把握黄金4.5小时

     脑中风是国人死因第四名,更是造成成人失能的主因。根据统计,台湾每年近5万人罹患脑中风,但仅不到1成能在「黄金4.5小时」内接受有效治疗。台湾脑中风学会理事长陈龙指出,中风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约5成患者在中风半年后无法自行如厕、行走或洗澡,2成需长期卧床,拖垮整个家庭照护系统。

  • 喝醋降血糖甩脂 医揭2时间点: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喝醋降血糖甩脂 医揭2时间点: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近些年来,醋不仅是调味料,甚至是保健饮品。妇产科医师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是来自于当中的成分醋酸,研究发现,醋酸具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加饱足感、减少肝臟脂肪生成的潜力,建议可在餐中或餐后摄取少量稀释醋(15到30c.c),替健康加一点助力。

  • 3宝妈昆凌公开瘦身饮食法 医示警:久坐不运动者不适合

    3宝妈昆凌公开瘦身饮食法 医示警:久坐不运动者不适合

    32岁女星昆凌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身材仍相当苗条,她最近分享早餐只吃蛋白质食物、香蕉,搭配黑咖啡,午餐则在不全饱的情况下正常吃,晚餐则以蔬菜和鸡蛋为主,不吃淀粉类食物。不过医师刘家嘉对此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血糖不稳、久坐不运动等情况,并不适用此食谱。

  • 台铁又爆座位纠纷!她吃东西遭阿姨痛骂「肉很臭」 两派网友战翻

    台铁又爆座位纠纷!她吃东西遭阿姨痛骂「肉很臭」 两派网友战翻

    台铁车厢上可以让民眾饮食,本身也有贩售便当。不过近日有个妹子在网路上抱怨,称自己在座位上吃麵跟香肠时,被坐在旁边的陌生阿姨批评,「你知道肉味道很臭吗?」,让她相当委屈。文章曝光后却引发两派网友论战,有些人称,台铁上本来就可以吃东西;但也有网友认为,公共场合密闭空间吃味道重的确会影响他人。

  • 三高男差点截肢 医教吃菇类 3个月甩10kg、血糖也稳了

    三高男差点截肢 医教吃菇类 3个月甩10kg、血糖也稳了

    菇类富含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相当有益处。医师杨智雯指出,菇类不只可以抗发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稳定血糖。她分享案例指出,一位35岁男子患有三高,数值极为不理想,一次就医发现下肢动脉阻塞,差点截肢,于是建议男子要控制血糖,维护血管内皮健康,并推荐对方多吃菇类,男子除了饮食配合外,也按时服药、运动,三个月后体重减去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从8.5%降到6.0%。

  • 不只失智前兆 性情大变是求救讯号 医列4原因

    不只失智前兆 性情大变是求救讯号 医列4原因

    长辈突然变得不像自己,老是发脾气、动不动就怀疑人、变得孤僻或不理人,很可能是在求救的表现。医师黄轩指出,长辈的「性情大变」不是自然老化,常常是因大脑或身体疾病引起,包括失智症、各种脑部疾病、身体不舒服、药物或代谢异常,可以透过日常生活找出隐藏的凶手,若出现攻击或情绪大起大落,最好要就医检查。

  • 别再只吃菜!营养师揭秘「想瘦小腹」:进食顺序很重要

    别再只吃菜!营养师揭秘「想瘦小腹」:进食顺序很重要

    夏天喝啤酒、中秋烤肉热季要到了,你是否发现小腹日益突出、裤头越来越紧?台南市立医院营养师张秀如提醒,影响腰围的不仅是运动量,吃饭的顺序更是关键!近来营养界推广「先吃蛋白质、再吃蔬菜、最后吃淀粉」的进食模式,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延长饱足感,更能有效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让腰围悄悄缩小。

  • 高血糖合併肥胖 心梗风险增5倍

    高血糖合併肥胖 心梗风险增5倍

     55岁范先生罹糖尿病多年,合併肾功能异常,体重曾高达120公斤,7年前出现手麻、背痛、胸痛、吸不到气症状,确诊急性心肌梗塞,紧急开刀装了2支心臟支架救命。不料,去年底又出现类似症状,半夜喘不过气送急诊,二度确诊心肌梗塞,装上第3支支架并进行气球扩张术,才从鬼门关前救了回来。

  • 翻转糖尿病 55岁男靠2招血糖砍半 还狠甩23kg

    翻转糖尿病 55岁男靠2招血糖砍半 还狠甩23kg

    全台有200多万名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成了重要课题。营养师薛晓晶分享有一位55岁男糖尿病患,因听到糖尿病会短命,到门诊寻求协助,在指导下,男子落实1212间歇性断食与天天运动,3个月后成功甩肉23公斤,空腹血糖值从220降到100以下,一扫初次谘询时,忧心只能再活10年的恐惧。

  • 靠ChatGPT减重小心踩雷 隐藏风险超多 2类患者别依赖

    靠ChatGPT减重小心踩雷 隐藏风险超多 2类患者别依赖

    随着AI兴起,不少人会透过ChatGPT来制定减肥计画,营养师薛晓晶指出,ChatGPT虽能提供一定协助,但若想真正达到健康、持久的瘦身效果,仍需专业指导与个人行为的积极转变,AI减重藏有5大隐藏风险,包括资讯可能错误、忽略个人病史、存在族群偏见、过度聚焦体重数字、缺乏持续动力,千万不要过度依赖,特别是糖尿病或代谢症候群患者。

  • AI减重爆红! 营养师示警「专业监督」不可少:5大危险原因难忽视

    AI减重爆红! 营养师示警「专业监督」不可少:5大危险原因难忽视

    AI人工智慧新时代来临,衝击已经渐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前,不少媒体曾报导网友分享自己透过向ChatGPT寻求减重建议,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甩肉」数公斤乃至于十多公斤的消息。然而有专业营养师示警,AI的强项在于提供「24小时不下线」的谘询服务却并非万能,尤其对于糖尿病或代谢症候群患者,AI更有可能忽略血糖波动与药物安全等关键因素,因此提倡「AI纪录+医师、营养师把关」,才能让减重有效又安全。

  • 250万人福音 研究证实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别去掉

    250万人福音 研究证实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别去掉

    全台糖尿病患已破250万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营养师杨斯涵分享研究指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在小鼠实验与人体实验均发现能降低血糖,富含果胶的黏液能减缓糖分吸收,帮助血糖稳定,料理时不要去掉。

  • 长辈超爱还做笔记!16.9万粉丝YouTube健康频道 全是AI造假片

    长辈超爱还做笔记!16.9万粉丝YouTube健康频道 全是AI造假片

    许多长辈使用电脑,几乎都是上YouTube看影片,但有不少频道利用此举,利用AI制作长辈喜爱的题材,让许多人上当。日前就有网友发现,一个拥有近17万订阅的YouTube频道长辈超爱看,但一看内容惊觉根本全是AI生成,引起讨论。

  • 研究揭瘦瘦针降肥胖者癌症风险17% 医:卵巢癌最明显

    研究揭瘦瘦针降肥胖者癌症风险17% 医:卵巢癌最明显

    俗称瘦瘦针的GLP-1受体促效剂因能降低血糖与减重,近些年来普遍被用于减重与代谢门诊。肿瘤科医师廖继鼎表示,一项研究发现,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使用瘦瘦针后,整体罹癌风险降低17%,其中卵巢癌下降47%,但肾癌风险微幅上升,建议肥胖者使用瘦瘦针期间,也应追踪肾功能。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