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何美乡的搜寻结果,共21

  • 莱猪争议延烧 何美乡:各县市检验只会挑起社会动盪与不安

    莱猪争议延烧 何美乡:各县市检验只会挑起社会动盪与不安

    莱猪近期叩关,地方县市为此加强产品的检验。流行病学专家何美乡表示,澳洲猪肉莱剂在安全食用剂量内,食药署依惯例列入统计、依法放行,并没有剥夺民眾「知」的权利,在超市买的东西都有明显标示原产地。各县市检验莱克多巴胺,只会挑起更多社会的动盪与不安,就像上次那块台糖猪肉一样,付出了诸多社会成本,显然莱克多巴胺在台湾已离开科学考量,进入人类观感范畴。

  • 台湾1大学负债、欠薪倒闭 县府拚接手校地

    台湾1大学负债、欠薪倒闭 县府拚接手校地

    彰化县私立明道大学2022年爆发财务问题,负债金额达5亿,且积欠教职员薪资,被教育部列为专案辅导学校,最终未能改善,2023年停招,去年7月正式退场,50公顷校区未来用途引发关注。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争取在此推动「健康园区」;教育部与相关部会人员前往会勘,彰化县长王惠美再度表达意愿接管。

  • 接管明道校区 王惠美盼中央支持

    接管明道校区 王惠美盼中央支持

     明道大学去年8月退场,该校位于彰化县埤头乡广达50公顷的校区閒置,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争取在此推动「健康园区」,彰化县政府争取接管发展为AI等产业园区,盼中央早日通过由县政府接管。教育部14日与中央相关部会人员至明道大学会勘,彰化县长王惠美再度表达意愿,教育部主秘林伯樵表示,会将各方意见带回向上呈报。

  • 明道大学争取转型「健康园区」 彰化县府表态有意接管

    明道大学争取转型「健康园区」 彰化县府表态有意接管

    明道大学去年(2024年)7月停招退场,广达50公顷的校区閒置,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争取在此推动「健康园区」,彰化县政府争取接管,加入因应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需求,期待中央早日通过由县政府接管、活化,做为产业转型之用;教育部今(14日)与中央相关部会人员至明道大学会勘,彰化县长王惠美再度表达意愿。

  • 饮食改变救地球!学者吁:深度节能应纳入「食物减排」

    饮食改变救地球!学者吁:深度节能应纳入「食物减排」

    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将在24日召开,主题是政府部门设置「永续长」、深度节能。该委员会委员何宗勋今天与多个民间团体指出,农业部门排碳量接近2%,比例虽不高,但若民眾在每日饮食多尽点心力,可降低气候变迁衝击,例如一天不吃肉,便能减少2.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并呼吁深度节能应纳入「食物减排」。

  • 软骨可再生!关节镜手术+脂肪干细胞 87.5%患者扭转病程

    软骨可再生!关节镜手术+脂肪干细胞 87.5%患者扭转病程

    全球约有1.3亿人受退化性关节炎所苦,台湾保守估计有350万人,虽有7成5的患者不希望置换关节,却仍有3~4万人走上换关节之路。专家指出主流对退化性关节炎的看法是无法阻止退化,软骨也无法再生,但这都是错误的。大林慈济医院关节中心与讯联合作收案81名患者,接受关节镜软骨再生促进手术(ACRFP)与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在追踪一年的20人中,高达87.5%的人逆转了自然病程,验证了「软骨可以再生」的观念。

  • 总统府健康推动委员会明登场   直球面对健保永续议题

    总统府健康推动委员会明登场 直球面对健保永续议题

    总统府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首场会议明(22日)下午4点登场,委员名单曝光,包括前中研院研究员何美乡、台大医院副院长高淑芬等共20人。府院人士表示,明年将迎来健保30年,为求下一阶段永续发展,势必需要邀集医界共同商讨,推动改革工作。本次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首场,直球面对健保永续议题,展现务实改革决心。

  • 宝林再增2人检出米酵菌酸 薛瑞元:粿条仍可能是祸首

    宝林再增2人检出米酵菌酸 薛瑞元:粿条仍可能是祸首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目前卫福部接获31例通报,其中2人死亡、5人仍在加护病房。卫福部长薛瑞元今天上午说明最新进度,共14例患者检体已验出米酵菌酸。对于专家推测该菌是来自大陆,薛瑞元回应「毒素飘洋过海应该不太可能」。

  • 中时社论》食安连环爆 卫福部要安民心

    中时社论》食安连环爆 卫福部要安民心

     宝林茶室米酵菌酸食物中毒风暴持续扩大。不但中毒案例上升31人,且可能涉及的食品也从原本的粿仔条增加为咖哩仁当椰香饭也有可能,而中毒民眾曾经用餐的地点也新增宝林咖啡馆台北饶河店,不只是原本的台北信义区A13宝林茶室。

  • 米酵菌酸遭指从1地流入 苏一峰:这也能操作成抗中保台?

    米酵菌酸遭指从1地流入 苏一峰:这也能操作成抗中保台?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5命危,死者体内被验出含有罕见的猛烈毒素「米酵菌酸」,目前正在追查来源,但有部分人士指出,米酵菌酸可能是从大陆流入,应该阻挡大陆有毒菌入侵台湾。对此,北市联医阳明院区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表示,这种细菌是活在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土壤与植物上,非大陆独有,只要东南亚等地的农产品输入台湾就能入侵,是要怎么阻挡,拜托先做功课好吗?

  • 米酵菌酸与米无关 农业部:国产米安心吃

    米酵菌酸与米无关 农业部:国产米安心吃

     宝林茶室食安事件后,多个县市政府禁止疑似产生「米酵菌酸」的粿条至校园营养午餐中,也引发民眾人心惶惶,甚至对米制品产生忧虑,农业部指出,米酵菌酸仅为Bongkrekic Acid中译名,与米并无直接相关,并强调台湾未曾有危害农作物的纪录。但学者仍呼吁,一定要溯源,才能评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扩散,并减低进入台湾植物生态的风险。

  • 忧致毒菌落地生根 专家疾呼溯源

    忧致毒菌落地生根 专家疾呼溯源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专家表示,米酵菌酸是由唐苍蒲伯克氏菌产生,非常见菌种,过去只发生在印尼、中国、非洲,但20世纪以来,人类移动频繁,就会把菌种往外送,因唐苍蒲伯克氏菌是适应植物的菌,若给它机会,可能会进入植物生态,在台湾的土壤生长。卫福部表示,待检验工作告一段落,将召开跨部会会议,研议进行土壤採样。

  • 米酵菌酸中毒 宝林独有 高大成吁追污染源

    米酵菌酸中毒 宝林独有 高大成吁追污染源

     国内出现首例米酵菌酸中毒案,许多民眾不敢吃粿条、河粉。专家指出,若目前看来,此事件是「宝林」独有,因唐苍蒲伯克氏菌会在室温生长,若放在潮湿环境、没有及时冷藏,就会滋长,产生致命毒素。中山医学大学法医系主任高大成以日本静冈1936年的「大福中毒事件」为例指出,可能也是环境卫生不洁污染食材所致,或佐料等发酵食品有问题,目前最重要是尽速找到污染源。

  • 宝林茶室中毒案狂烧...3/20却「0案例」 专家揭2个可能原因

    宝林茶室中毒案狂烧...3/20却「0案例」 专家揭2个可能原因

    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目前已有21例,2人死亡、5人加护病房抢救中,但摊开纪录发现,从19日至23日都有案例,唯独20日没有人中毒,引起讨论。对此台北市卫生局长陈彦元表示,可能与每个人体质或食入的剂量有关,但目前仍充满谜团,因此不便深入推测。

  • 宝林死者家属喊告!医师工会忧:打击团队士气

    宝林死者家属喊告!医师工会忧:打击团队士气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其中1名死者的家属扬言将对三重医院、马偕医院提告。台北市医师职业工会对此发布声明,没有一位民眾甘心亲属遭遇不幸,正如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对逝去的生命都感到不甘及遗憾,此事对医疗团队形成巨大打击,呼吁医院莫让当事人无助承担病家的怒火,提供员工完整的法律协助;流行病学专家提醒,包含媒体在内,各界应持守「无罪推定」原则,若没有任何SOP表示医师要如何治疗,就是没有人犯罪。

  • 忧致命菌入侵植物生态 王必胜:研议土壤採样

    忧致命菌入侵植物生态 王必胜:研议土壤採样

    「宝林茶室」死者身上被检出米酵菌酸,引发专家对唐苍蒲伯克氏菌入侵植物生态的担忧,呼吁政府前往溯源,亦有专家呼吁研议对食品进行常规检验。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专案小组会先完成检验,待工作告一段落,就会召开跨部会会议,研议进行土壤採样,了解唐苍蒲伯克氏菌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至于食品常规检验,执行面上有一定难度,需要研究看看有没有快筛、要针对什么食物等。

  • 民眾怕吃粿条 毒物专家:目前看来「宝林独有」

    民眾怕吃粿条 毒物专家:目前看来「宝林独有」

    国内出现首例米酵菌酸中毒案,许多民眾都不敢吃粿条、河粉。专家指出,若是河粉类的食品有污染,就不会只限于「宝林茶室」,而是所有通路的餐厅都会出现个案。目前看来,此次事件是「宝林独有」,因唐苍蒲伯克氏菌会在室温生长,若放在潮湿环境、没有及时冰起来,就会滋长,进而产生致命毒素。

  • 致命毒素来自海外 专家:进入台湾恐「落地生根」

    致命毒素来自海外 专家:进入台湾恐「落地生根」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卫福部公布最新进展,在死者身上检出米酵菌酸,创下台湾首例。专家表示,米酵菌酸是由「唐苍蒲伯克氏菌」产生,并非常见菌种,过去只发生在印尼、大陆、非洲,但20世纪以来,人类移动频繁,就会把菌种往外送。因唐苍蒲伯克氏菌是适应植物的菌,若给它机会,可能会进入植物生态,在台湾的土壤生长。

  • 专家认为毒素所致 将验米酵菌酸

    专家认为毒素所致 将验米酵菌酸

     台北市「宝林茶室远百A13」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酿2人死亡,还有4人在加护病房救治中。卫福部27日召集毒物专家、收案医院、疾管署、法务部等召开会议,专家推测应非微生物污染,偏向是毒素引起,将检验米酵菌酸。

  • 宝林案酿健康人身亡 专家:毒素不是剧量就是剧毒

    宝林案酿健康人身亡 专家:毒素不是剧量就是剧毒

    台北市信义区A13宝林茶室爆发食物中毒案件,截至27日中午,已酿2死8伤,其中2人仍在加护病房急救。台湾流行病学专家何美乡PO文,她认为民眾用餐到发病仅数小时,一名年约40岁的健康男性甚至死亡,「毒素不是剧量、就是剧毒」,呼吁卫生单位调查时,不能排除「人为蓄意」。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