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併发脑炎的搜寻结果,共33笔
流感狂烧!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高达15万余人,较前一周上升13.5%,已连续9周上升,进入流行高点,单周重症暴增57例、死亡16例,其中年纪最小病例为南部5岁女童,9月中出现咳嗽、高烧、意识不清、抽搐,发病10天后因严重脑水肿死亡。疾管署长罗一钧表示,流感罕见地10月就进入高峰期,除流感,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乱舞」时代来临。
流感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公布,国内上一周(9月28日至10月4日)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计15万251人次,较前一周13万2405人次上升13.5%,流感併发重症病例达57例、死亡病例为16例,其中年纪最小病例为南部5岁女童,9月中旬出现咳嗽、高烧、意识不清、抽搐状况,发病10天后因严重脑水肿死亡。
流感进入流行期,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急诊科主任谢宗学今(29)日分享,昨天单日来诊量再度创下非过年时段新高,「其中罹患流感的孩子占大多数」。谢宗学警告,流感可能出现严重併发症,包括肺炎、次发性细菌感染、肌肉发炎,严重可能併发严重脑炎,得入住加护病房急救,最好预防方法则是接种流感疫苗、戴上口罩,尤其近期连续假期多,刚好是疫情的催化剂,医疗体系恐怕将开始紧绷、甚至无法负荷,让谢宗学相当忧心。
九月开学不到一个月,A型流感在校园全面引爆!台中市教育局统计,截至9月26日,全市已有396名学生确诊流感。儿科医师施胜桓指出,开学后A流传播力惊人,门诊病患较8月暴增2至3倍,几乎「一人染疫、全家中镖」,呼吁民眾「现在戴口罩才是最重要的防线!」
11岁的许小弟日前因发高烧4天、咳嗽到诊所看诊,但症状没有好转,更出现胸闷、活力及食欲下降等情况,到医院急诊诊断为肺炎,且验出霉浆菌急性抗体。医师提醒,肺炎霉浆菌好发于5岁以上的幼童及青少年,主要为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约2至3周,流行期约落在夏、秋二季,但由于台湾四季并不分明,一年四季皆有感染可能。
流感疫情下降,上周门急诊就诊达13万7042人次,仍是近十年同期次高,重症个案仍多,上周有83例重症、23例死亡,包括一名未满2岁女婴,两度就医并使用抗病毒药物,曾出现42度高烧、持续痉挛、双侧肺浸润,诊断为坏死性脑病变,不幸在住院第4天病逝,是本流感季最小的流感死亡个案。
卫福部疾管署18日公布,流感上周新增122例重症病例,21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个案均以感染A型H1N1为多,其中一名学龄前六岁以下女童,感染A型流感后发生猛爆性脑炎,住院四天就死亡,成为本流感季年纪最小的死亡个案。儿科医师吴昌腾提醒,出现7种情况可能是严重併发症,要立即就医。
流感还在流行期,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122例重症病例,21例死亡,本流感季已经累计917例重症,死亡病例累计181例,双双创下十年来次高。上周一名学龄前六岁以下女童,出现咳嗽流鼻水隔天就发生猛爆性脑炎,住院四天就死亡。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评估,本流感季虽脱离高峰,但还会持续流行至少到三月中下旬。十万剂流感疫苗20日开打,后续是打气开放到全民接种。
春节后又逢寒流,流感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上周类流感门急诊就诊达18万1995人次,比年前预估还要高,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高纪录,并新增128例重症病例,28例死亡,其中最年轻死亡个案为未满十岁的南部男童,因为流感併发败血性休克且有出现坏血性脑病变,发病隔天就重症,住院治疗7天仍不幸死亡。
近日连续几波冷空气来袭,除了气温明显下降,流感病毒、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相当猖獗,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小儿科医师巫汉盟纷纷提醒民眾,最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事实上,RSV素有「婴幼儿呼吸道杀手」之称,除了可能会咳到吐,严重时可能引发严重呼吸衰竭,併发脑炎或心肌炎,高峰期正巧是初冬时近12月至1月左右。
台中1岁男童有感冒症状,日前因呼吸急促就医,确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紧急住院治疗。大甲李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余秋霖表示,近来正值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婴幼儿呼吸道杀手」之称的RSV病毒,该院1周就有3例发生。
台中1岁男童有感冒症状,日前因呼吸急促就医,确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紧急住院治疗,大甲李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余秋霖表示,正值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RSV病毒有「婴幼儿呼吸道杀手」之称,严重可能致呼吸衰竭,1周就有3例发生。
近期流感疫情虽然趋缓,类流感门、急诊人次连续4周缓步下降,但因延迟效应感染併发重症、死亡个案陆续出现,台中市上周(8月4日至8月10日)新增2例死亡个案,2人皆为中壮年男性,无任何慢性病史,其中40多岁男子7月中开始出现发烧症状,就医时已恶化成细菌性肺炎,经积极抢救,最终仍因併发脑炎不治。
近期流感疫情虽然趋缓,类流感门、急诊人次连续4周缓步下降,但感染流感併发重症、死亡个案陆续出现,台中市上周(8月4日至8月10日)新増2例死亡个案,2人皆为中壮年男姓,无任何慢性病史,最年轻的40多岁男子7月中开始出现发烧症状,就医时已恶化成细菌性肺炎,经积极抢救,最终仍因併发脑炎过逝。
本土第六波新冠疫情再烧2周就要攀上最高峰!上周国内新增932例中重症病例,较前一周上升14%,死亡新增64例,双双创下今年新高。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2日上修7月中旬高峰可能感染人数,单周感染人数恐有6万人,就诊人次将破12万人次;另外,国内监测到最新变异株LB.1,占比快速上升到14%,而LB.1的传播力与疫苗逃脱力,已知都更强。
时隔七年流感出现罕见的夏季流感,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上周门急诊类流感就诊超过10.1万人次,较上升4%,重症个案一口气新增68例,死亡更新增16例,其中一名年纪最小个案为南部三岁女童,没有潜在疾病,曾接种疫苗,仍因併发脑炎,住院隔日就死亡。
全台流感疫情持续升温,云林县1名3岁女童6月17日出现感冒症况,后发烧至41度,并出现嗜睡、抽蓄、畏寒等症状,送医快筛确诊A型流感,入住加护病房未见好转,併发脑炎6月26日不治,1日云林县卫生局表示将待疾管署判定,女童是否为流感併发重症死亡,云林县今年至6月23日,已有5人确诊流感併发重症死亡。
新冠、流感双双再发威。本土新冠连续5周上升,上周暴增817例中重症新冠病例;流感则是时隔7年,再度出现「夏季流感」,上周新增10例死亡个案,重回流行期。疾管署预估,7月中旬时,新冠、流感两疫情将进入双高峰。
自疾管署宣布COVID-19重新进行流行期之后,国内已经连续第3周疫情快速上升,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一口气新增817例COVID-19本土确定病例(中重症併发症),增幅达3成,再度创高,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评估,7月中旬后可能进入高原期。
受端午连假部分门诊休诊影响,国内上周肠病毒门急诊就医人次较前一周略降3.2%,但疫情仍处于流行期,在高点上下起伏。一名北部6个月大女婴,多次出现痉挛症状,伴随眼睛上吊,确诊为克沙奇A10型,为今年第4例肠病毒重症个案。由于幼童感染肠病毒的死亡风险特别高,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发现孩子有嗜睡、肌抽跃、意识不清、手脚无力、呕吐等肠病毒重症前兆,请尽速送到大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