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债务置换的搜寻结果,共51

  • 陆发布财政政策执行报告 下一步做好稳就业  稳外贸6大工作

    陆发布财政政策执行报告 下一步做好稳就业 稳外贸6大工作

    大陆财政部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而在财政政策展望方面,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包含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稳就业稳外贸、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6方面工作。

  • 专司政府债务管理 陆财政部设立新部门 领导班子亮相

    专司政府债务管理 陆财政部设立新部门 领导班子亮相

    据《界面新闻》3日报导,在一揽子化债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大陆财政部组建专司政府债务管理的新部门。大陆财政部网站「机构设置」一栏最新信息显示,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已成立。债务管理司设六个处:综合处、中央债务处、地方债务一处、地方债务二处、发行兑付处、监测管理处。债务管理司司长为李大伟,副司长为曲富国、赵则永。

  • 化解债务 贵州、云南各显神通

    化解债务 贵州、云南各显神通

     在大陆地方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当下,贵州与云南债务状况备受关注。为缓解债务危机,大陆中央和地方政制订一系列举措,力求改善局面,贵州则结合知名白酒企业,创新探索出「茅台化债」模式。

  • 陆下半年经济  陆国务院多部门齐步走

    陆下半年经济 陆国务院多部门齐步走

    大陆央视新闻客户端 5 日报导,中国大陆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31日强调,要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近期,大陆国务院多部门部署下半年工作。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画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 去美元化尚未开始   但加速多元化配置已成全球新趋势

    去美元化尚未开始 但加速多元化配置已成全球新趋势

    据《第一财经》报导,在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下,美国股债匯「三杀」频现,美元信用遭遇动摇。「去美元化」和「多元化配置」成为近期多场国际投资峰会上,投资机构及其客户热议的关键词。

  • 陆4月新增贷款 去年7月来最低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数据,大陆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币(下同)贷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测算,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不仅远逊于市场预期中间值的7,000亿元,并创下2024年7月以来最低。

  • 川普关税引发金融震盪 美债殖利率飙升

    川普关税引发金融震盪 美债殖利率飙升

    近日,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剧烈衝击。美国股市、债市与匯市三市齐跌,市场罕见出现「三杀」局面。值得关注的是,美国10年期国债殖利率自4月4日的4.01%快速攀升至4月11日的4.49%,创下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对应的是美债价格的大幅下跌。

  • 《港股》恒指仅涨0.32% 免关税压迫中芯、华虹

    关税战消息不断,美中双方是否有进行贸易谈判,包括私下的谈判,市场传言满天飞。

  • 惠誉示警 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偿付压力加剧

    评级机构惠誉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偿付压力加剧。继专项债利息支出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额的比重,自2019年的2.9%大幅升至2023年的7.6%之后,惠誉预测,2025年该比例或将达到10%。

  • 陆祭真金白银 让民眾有钱消费

    陆祭真金白银 让民眾有钱消费

     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并适当提高养老金。大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指出,中央财政会拿出「真金白银」在供需两侧发力促消费。

  • 债务置换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陆财政部长:保障重点民生

    债务置换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陆财政部长:保障重点民生

    澎湃新闻报导,大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经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去年第四季一次性增加了6兆元(人民币,下同)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三年,每年2兆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李强点名「房地产、地方债、金融」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李强点名「房地产、地方债、金融」

    第14届大陆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开幕,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李强表示,今年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包括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

  • 前二月逾1.8兆人民币 陆地方债发行 火力全开

     大陆今年地方债发行火力全开。据数据公司Wind统计,今年前二个月,大陆全国发行地方债已达人民币(下同)18,632.96亿元,规模创近三年新高。随着地方债放宽发行审批,加上「早发行、早使用」的背景下,专家预估第二、三季仍将保持发行高峰。

  • 通缩阴霾难解 陆今年CPI成长目标恐调降

    通缩阴霾难解 陆今年CPI成长目标恐调降

     一年一度的大陆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将在下周登场,今年经济目标也呼之欲出。外界普遍认为消费仍是今年经济能否回升的关键,多家机构预计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目标将降至2%。但投行高盛认为,今年实际CPI增长将不足0.5%,通缩压力依旧难解。

  • 应对川普 陆专家吁北京出手:接管90兆元地方债务

    应对川普 陆专家吁北京出手:接管90兆元地方债务

    大陆持续对地方债务纾困,但大陆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直言力度仍然不够,建议大陆政府应接管至少20兆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90兆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加快清理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步伐,以腾出空间支持消费者支出并强化经济。

  • 瑞银: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两会估设5%左右

    大陆全国人大会议将在3月5日召开,届时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今年的多项目标。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24日公布的最新报告预期,大陆官方将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设定的政策定调,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再次设定在「5%左右」以稳定市场预期,惟鑑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实现这目标或存在一定挑战。

  • 投资趋势-2025美中股市分歧将扩大?

    投资趋势-2025美中股市分歧将扩大?

     回顾今年,美股不畏评价面疑虑,全年表现亮眼;相较之下,中国股市则走势疲软。儘管陆股在9月因市场预期财政刺激而出现显着反弹,但第四季美中股市再度分歧:美股创新高,中国股市则因川普当选总统等因素而回落。这样的表现分歧是否会延续到明年?

  • 陆急寻通缩解药 专家:降息货币宽松之外还欠关键一招

    陆急寻通缩解药 专家:降息货币宽松之外还欠关键一招

    由于中国工厂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中国政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行动,才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为避免陷入长期衰退,中共领导人承诺採取更多刺激经济措施,包括降息和扩大信贷。不过专家们认为,仅仅通过扩大制造业来促进增长显然是不足的,还必须推动消费才能避免通货紧缩,但北京目前还不打算这么做。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放大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放大招

     年末重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11日起一连两日召开,外界聚焦2025年大陆政府将如何部署经济政策。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1日表示,预期会上将为2025年设定更积极的政策基调,并在明年3月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会议)后公布具体支持措施。

  • 陆港观盘-2025年投资展望(上)

     预期2025年成熟市场的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2024年,新兴市场则可能略高于去年。成熟市场将存在一些差异,美国经济可能放缓,且放缓程度可能比市场预估(第四季年增率仍在1.9%以上)更明显。至于其他地区,儘管2024年下半年欧元区与英国的復甦弱于预期,趋势上年增率仍在改善,预计2025年全年经济表现仍不如美国,但欧洲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