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再次感染的搜寻结果,共22

  • 台南 逾1成民眾 曾染登革热不自知

    台南 逾1成民眾 曾染登革热不自知

     台南112年爆发登革热大流行、全市逾2万人确诊,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台南登革热大流行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初步发现台南民眾体内登革热阳性率逾1成,且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上升,说明年长者以前得过登革热却不知,日后感染不同病毒型别易演变为重症。

  • 惊!登革热血清研究 台南民眾逾1成曾感染却不知

    惊!登革热血清研究 台南民眾逾1成曾感染却不知

    台南最近一次爆发登革热大流行是在112年,造成全市逾2万人确诊,为了解台南民眾登革热抗体阳性率,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台南登革热大流行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初步研究得知台南民眾体内登革热阳性率逾1成,且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上升,说明何以多数年长者重症比例高,可能与曾得过登革热却不知,一旦感染型别不同,出现症状风险也较高。

  • 感染性主动脉瘤 开刀更能救命

    感染性主动脉瘤 开刀更能救命

     感染性原发主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致死率极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近年临床治疗倾向血管内微创修补,林口长庚最新研究发现,传统开放手术长期存活率更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此研究为亚洲第一篇针对感染性主动脉瘤治疗与预后,进行长期追踪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于《欧洲心臟学会期刊》。

  • 感染性主动脉瘤致死率高 林口长庚新研究曝救命关键

    感染性主动脉瘤致死率高 林口长庚新研究曝救命关键

    感染性原发主动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但致死率极高的重大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趋势倾向血管内微创修补。林口长庚医院最新研究指出,「开放手术」初期风险略高,但长期存活率均优于其他方式,应作为适当患者的首选治疗。此研究成为亚洲第一篇针对感染性主动脉瘤治疗与预后进行长期追踪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于《欧洲心臟学会期刊》。

  •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专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种防重症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专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种防重症

    流感疫情持续升温,根据疾病管制署最新资料显示,2025年第40周(9/28-10/4)统计资料显示,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突破15万人次,疫情明显处于高原爆发期。虽第41周(10/5-10/11)因连假部分门诊休诊,全国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仍高达13万7千余人次,显示病毒传播快速,社区流感传播链尚未有效阻断,疫情恐将持续处于高点。

  • 篮篮出手了!4小时直奔花莲「帮乐天球员救灾挖泥」暖哭球迷

    篮篮出手了!4小时直奔花莲「帮乐天球员救灾挖泥」暖哭球迷

    花莲县光復乡日前受到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响,重创家园。不少网友见状决定出钱又出力,化身「铲子超人」前往当地救灾挖泥,希望能尽快让居民们平安回家。对此,艺人篮篮(篮靖玟)在得知乐天球员的老家状况后,今(4日)抽空直奔花莲帮忙,温暖的举动再次感染大家。

  • 流感拉警报「校园爆大规模群聚」 医:全班26人 17人中镖

    流感拉警报「校园爆大规模群聚」 医:全班26人 17人中镖

    今年流感提前进入流行期,儿科医师谢宗学指出,9月适逢开学季,去年打的疫苗保护力已消退,而新一季疫苗尚未施打,导致疫情迅速升温,校园已出现大规模群聚感染,甚至有国中班级26 人中多达17人确诊,还有学生在短时间内两度感染,他提醒在新疫苗尚未普及前,戴口罩、勤洗手仍是降低风险的最佳方式。

  • 癌友抗癌5年、染新冠5天就离世 专家吁:快筛、服药别拖延

    癌友抗癌5年、染新冠5天就离世 专家吁:快筛、服药别拖延

    我国每5人就有1人为新冠重症高风险族群,包括老人、慢性肾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癌症病人等。一名50多岁白血病病友,3年前某天出现喉咙痛症状,原以为在家吃止痛药就好,结果隔天症状急速恶化,昏迷送医,才发现确诊新冠,住进加护病房数天后离世。

  • 染新冠损智商 大型研究:连轻症都会变笨

    染新冠损智商 大型研究:连轻症都会变笨

    国内新冠疫情升温,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只会伤肺,还会损害大脑功能、让人变笨,曾住进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平均智商下降9分,相当于大脑老化10年,即使是轻症康復者,平均智商仍下降3分,每多一次感染,平均智商再降2分。

  • 新冠单周上看10万人次就诊 医示警:4大病毒齐发

    新冠单周上看10万人次就诊 医示警:4大病毒齐发

    国内新冠疫情升温,疾管署预估6月中下旬达高峰,单周就诊人次恐上看10万人。小儿感染科医师李尚谦表示,许多因素造成了近期新冠疫情升高,包括病毒变异更强、群体免疫力下降、疫苗涵盖不足及社会行为改变等;此外,目前同时还有流感、副流感、人类间质肺炎病毒(hMPV)等病毒流行,共病感染与交叉感染机率升高。

  • 国二生发烧!医立刻快筛 结果出炉家长吓:才5个月又中

    国二生发烧!医立刻快筛 结果出炉家长吓:才5个月又中

    小儿科医师陈信宏昨天分享一案例,一名国中二年级学生因为发烧来看诊,陈信宏觉得不对劲,马上建议做快筛,但家长说孩子1月才得过A型流感,没想到快筛结果出炉,竟确诊B型流感,孩子5个月内重复感染流感,让家长大吃一惊。

  • 影》不可轻忽RSV病毒感染 马偕吁4族群、3症状立即就医

    影》不可轻忽RSV病毒感染 马偕吁4族群、3症状立即就医

    在台湾每年约有1000个婴幼儿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且高达9成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台东马偕医院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对婴幼儿来说并非一般感冒,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重症併发症,且感染后不会终生免疫,特别提醒4类高风险族群幼童,或者已出现呼吸急促、脱水、明显嗜睡等症状应尽速就医。

  • 「蔓越莓防泌尿道感染」都市传说是真的 医:3类人无效

    「蔓越莓防泌尿道感染」都市传说是真的 医:3类人无效

    「蔓越莓对泌尿道感染有效」究竟是不是都市传说?医师陈洁雯指出,根据发表在国际上的2篇研究显示,蔓越莓制品对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女性、容易尿道感染的儿童、接受特定放射治疗的族群,感染机率都有降低。不过,研究也指出对孕妇、住在疗养院或护理中心的老年人、有膀胱排空问题的成年人可能效果有限或无效。

  • 感冒病毒变异 看中医防护不松懈

    感冒病毒变异 看中医防护不松懈

     新冠疫情趋缓,并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因为病毒的变异特性,使其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变异,并持续存在于环境中,加上季节转换,感冒成为常见的健康挑战。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的个人化治疗方法,帮助提升自我防御力,减少感冒发生与严重度。

  • 麻疹1副作用易忽略 医:恐致免疫失忆

    麻疹1副作用易忽略 医:恐致免疫失忆

    国内麻疹疫情升温,随着医院群聚事件扩大,引发医护人员警戒、民眾也忧心。对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治医师张家铭指出,传染力很强的麻疹有1副作用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免疫失忆」,这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免疫抵抗力消除掉,并于康復后的数年内,悄悄地削弱健康。

  • 陆示警 人类偏肺病毒病例增

     大陆入冬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再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警告,症状与流感、新冠肺炎相近的「人类间质肺炎病毒」(HMPV,陆称「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病例,入冬后在大陆陡增,尤以14岁以下及北方省区最为明显。老年人及幼童都是感染的高危险群,主要透过飞沫和接触传染,而且目前尚无疫苗及药物可治疗。

  • 陆「人类偏肺病毒」病例增 症状与流感、新冠肺炎相似

    大陆疾控中心近日指出,症状与流感、新冠肺炎相近的「人类间质肺炎病毒」(HMPV,陆称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在大陆逐渐增多,引发关注。大陆疾控中心19日报告显示,近日在全国哨点医院採集呼吸道样本,近期14岁及以下病例中人类偏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

  • 新冠疫情拉警报「再祭口罩令」?李秉颖给答案

    新冠疫情拉警报「再祭口罩令」?李秉颖给答案

    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急遽增加,这波不少是再次染疫或首次确诊的「天选之人」,卫福部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召集人李秉颖表示,除非新冠又来一个完全大突变,否则现在所看到的病毒就像季节性流感,属于小规模的波动,不需要恢復口罩令、设置用餐隔板,强调不论过去打过几剂疫苗,今年至少要接种一剂,提升保护力。

  • 女童喉咙痛疑似卡鱼刺 就医竟是染肠病毒

    女童喉咙痛疑似卡鱼刺 就医竟是染肠病毒

    近期肠病毒疫情持续升温,头份市为恭纪念医院每天均有超过数十位幼童前来急诊或门诊就医。近日,一名3岁女童急诊,家长描述女童在用餐后哭闹着喉咙疼痛,母亲原来怀疑可能是被鱼刺刺伤喉咙。但经为恭医院儿科主任李浩远检查后,诊断为肠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类似被鱼刺刺伤,这是肠病毒A71型感染的典型症状,女童收治住院,经治疗后已获得改善。

  • 一晚验出7流感 医示警:还在高峰期 揭1恐怖特性

    一晚验出7流感 医示警:还在高峰期 揭1恐怖特性

    冬天好多人生病感冒,不少基层医师回报第一线状况,小儿科医师陈信宏指出,昨天一个晚上验出7个流感快筛阳性患者,流感还在高峰期,且得过一次流感,还是会重复得到,一名9岁小弟弟就一个月中两次A型流感,千万别因为有得过流感就不打疫苗。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