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的搜寻结果,共26笔
天气转凉,呼吸道疾病疫情升温。疾管署统计,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周感染案例数已超越新冠,成为仅次于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疾病。医师指出,长者、幼儿、慢性病高风险者,感染RSV容易引发重症,打疫苗是唯一预防方式,呼吁高风险族群、准妈妈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及母婴。
肺阻塞或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年位居台湾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国113年,死亡人数已超过6000人。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4日发布一项针对1240名肺阻塞者的调查报告。这些患者中,高达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远离致命风险。
台湾40岁以上民眾肺阻塞(COPD)盛行率高达9.5%,推估患者超过百万人,但部分民眾可能因症状不明显而未就医诊断治疗。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推广「一分钟登阶358」概念,1分钟内爬50阶为标准值,超过80阶则表示肺功能佳,若未达30阶则为高风险族群。
台大医院新任院长余忠仁,不仅是胸腔科、重症医疗专家,私下也是一名运动好手。他挺过SARS、新冠疫情,帮助过重症患者解决疑难杂症,但高压的生活并没有压垮他。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周都要求自己至少运动90分钟,重训、TRX都是他的热爱项目,平日则靠走动,维持活动量。赖清德总统推动健康台湾的其中一项目标,是2030年增加141万身体活动人口,他也勉励民眾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一位61岁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年初因肺炎住院,治疗后病况稍有起色,原以为即将出院,没想到患者突发呼吸急促、胸闷,X光显示右下肺再度出现严重感染,确诊为流感,追查发现感染源疑似是来探病的家人。医师指出,三分之一的流感传播发生在家庭,当病毒在家庭内部快速传播,幼童与长者往往成为最脆弱破口。
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一场流感,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照护与医疗压力的风暴。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携手柔道国手杨勇纬、人气角色丑白兔,化身「流感守护者」,共同呼吁民眾应再出现发烧、喉咙痛、鼻炎等轻症期积极治疗,避免引发重症。
资深媒体人陈文茜昨晚发文透露,4月时发现又罹患一种肺部疾病,为阻塞细支气管炎及组织化肺炎(BOOP),是因癌症免疫治疗引起。对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指出,此病来自于身体免疫失控攻击自己的肺,导致肺纤维化或局部肺炎等,大部分出现在器官移植的患者身上。
肺癌蝉联数十年国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健保署今年6月正式启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抑制剂」合併「抗血管新生标靶」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第一线给付,每年约1600人受惠。专家指出,这项治疗不仅能唤醒T细胞认出癌细胞,发动攻击,还能抑制不正常的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周边的微环境,达成1+1的相辅相成疗效。
全台约200万人有气喘,其中约5%、10万人为严重型气喘。医师指出,许多人过度依赖短效缓解剂,恐导致气喘恶化,治疗关键为「抗发炎」,呼吁民眾使用吸入性抗发炎药、生物制剂等,才能有效控制气喘。
全台约有200万人有气喘,其中约5%、10万人为严重型气喘。据统计,台湾严重型气喘病人每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高达1.41次,有21.86%病人长期依赖口服类固醇。医师示警,过度依赖「短效缓解剂」恐导致气喘恶化甚至丧命,治疗关键为「抗发炎」,使用吸入性抗发炎药、生物制剂等,才能有效控喘。
台湾气喘盛行率10~12%,我国约有200万人受气喘所苦。传统气喘治疗以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但仍有半数控制情况不佳,且有3~10%、约10万人属于严重型气喘,严重须挂急诊,甚至有死亡风险。健保署今年6月将新型生物制剂纳入健保给付,帮助严重型气喘患者达到长效型控制。
台湾气喘盛行率约为10~12%,我国约有200万人受气喘所苦。严重气喘病友刘小姐,因饲养宠物,导致严重型气喘发作,平常爬楼梯、说话都会气喘吁吁、咳嗽不已,严重影响工作,只能提早退休,气喘急性恶化更曾无法呼吸,用传统类固醇治疗没用,直到使用新型生物制剂控制,病情才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能进行中强度运动,不需再仰赖急救型药物及口服类固醇等辅助治疗。
流行音乐教父刘家昌惊传不敌肺癌脑转移病逝,肺癌是国人癌症发生人数与死亡率第一名的双冠王。健保署10月针对晚期肺癌EGFR变异者,全面给付第3代标靶药物治疗,但EGFR变异家族中罕见的Exon 20,仅有化疗可用。专家期待健保加速给付,完善EGFR突变精准治疗拼图,免于「同病不同命」。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3名,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人,我国2023年则有6000人死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进行全台千名肺阻塞病人普查,发现不抽菸者的中重度肺阻塞恶化风险下降29%、心血管恶化风险下降22%,呼吁正在吸菸的民眾,无论是否正面临肺阻塞疾病,都应尽早戒菸。
肺癌是癌症死亡及发生率双冠王,台湾高达5成患者诊断时已是第三或第四期,健保署今年10月扩大第三代EGFR肺癌标靶药物给付,原本仅限脑转移的四期患者,如今三四期患者都适用,新增4000人受惠;扩大给付后,每年药费达90亿元,是健保给付单一药品最高费用。
肺炎位居2023年国人十大死因第3名,且死亡人数不断升高。医师指出,肺炎链球菌是社区型肺炎最常见致病菌,尤其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病例更创5年新高,死亡率平均约20%,老人感染死亡率高达60%,呼吁65岁以上长者接种2剂公费肺链疫苗,远离肺炎威胁。
肺癌是台湾发生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台湾肺癌学会今(1)日举办2024世界肺癌日「早筛早治,护肺不容缓」记者会,国健署与6大学会共同响应,以总统赖清德提出的「2030年癌症死亡人数减少3分之1」为目标,针对早期癌症筛检、早期与晚期肺癌治疗进行防治宣导。台湾肺癌学会理事长杨政达呼吁,民眾应提早筛检,早期发现、治疗,痊癒机会越大。
艺人汪建民不菸不酒竟罹患肺腺癌第四期,震惊不少民眾。肺癌已20年蝉联国内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是唯一发生数、死亡人数破万的头号夺命肿瘤,最可怕之处是半数患者一确诊就是晚期。要实现「2030 年降低癌症死亡3分之1」的目标,肺癌是头号打击对象。目前肺癌治疗武器虽多,但免疫药物合併化疗却尚未给付,甚至有病人陷入「要钱」还是「要命」的选择,因经济压力,不得不考虑中断治疗。专家与病友团体盼政府加速药物给付,才能真正帮助癌友、实现总统政见。
国内推估有200多万人有气喘问题,但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表示,其中高达7成都没有被诊断或追踪治疗,相当于140多万人。医师提醒,如久咳超过2周、咳嗽有咻咻声、胸口闷、反覆感冒等4症状,很可能就是气喘作祟,务必遵从医嘱并规律回诊。
肺癌是新国病,发生人数、死亡人数和晚期诊断比例都是所有癌症之冠。儘管卫福部已推动公费肺癌筛检,但要降低整体死亡率成效仍有限。医师指出,肺癌患者中有3成是没有基因突变的肺腺癌,健保给付的第一线治疗仍停留在传统的化疗,希望健保尽速接轨国际,让所有肺癌病人都可以得到公平的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