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吸菸者的搜寻结果,共220笔
肺炎长年位居台湾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更随着流感及多种呼吸道病毒活跃,对高龄长者与慢性病患者威胁甚大。为守护社区健康、提醒民眾及早防护,亚东医院响应世界肺炎日,举办「世界肺炎日民眾卫教活动」,藉由浅显易懂的卫教讲座与互动问答,带领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预防与疫苗接种观念。亚东医院副院长彭渝森指出,肺炎并非无法对抗,只要「提早预防、正确识别、及时治疗」,就能大幅降低风险,守护家人健康。
肺阻塞或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年位居台湾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国113年,死亡人数已超过6000人。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4日发布一项针对1240名肺阻塞者的调查报告。这些患者中,高达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远离致命风险。
台中市西屯区中工三路一处出租套房30日晚间发生火警,消防局出动9车20人赶抵时,火势已自行扑灭。但警消进入现场后,被眼前景象震慑,整个套房竟被上百个超商购物袋与饮料瓶罐堆成「垃圾山」,高度直逼天花板,厕所更散落大量菸蒂、菸盒与烧焦卫生纸,宛如废墟的场景连资深消防员都不禁摇头。
歌手坣娜传出本月16日因病去世,据《ETtoday新闻网》报导,虽然她患有红斑性狼疮,但最终是因为不敌胰臟癌离世。胰臟癌又有「癌王」的称号,患者确诊时恐已到晚期或转移其他器官,苹果电脑创办人贾伯斯、前体育主播傅达仁皆是不敌此病。
卫福部健康风险评估审查有2家业者、14个加热菸品项及4款加热器组合元件核定通过,自10月17日起于超商通路上架贩售;然因部分加热菸品项未标示尼古丁浓度,涉及菸品容器标示不符合规定,国民健康署已要求厂商全面回收产品。为防杜不符合菸害防制法之加热菸或未经核准菸品流入市面,金门县卫生局近日陆续前往地区贩售通路加强稽查,查核结果均符合规定。
在台湾约有9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厨房油烟是危险因子,瓦斯炉也可能是凶手。食安专家韦恩表示,韩国研究发现,约3成女性,因为职业因素,长期在瓦斯炉前工作,因此出现肺部异常徵兆,这可能与瓦斯炉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或致癌物苯有关,建议应搭配高效率的抽油烟机,且打开两扇以上的窗户帮助通风,或改用电磁炉。
今年流感提早进入流行期,流感最常见併发症为肺炎,而「肺炎链球菌」是导致肺炎主要原因。今年全国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累计达270例,创近6年同期新高,专家指出,流感或新冠患者若感染肺炎链球菌,住院及死亡风险均大增,呼吁65岁以上长者、19至64岁高风险族群,应及早完成两剂肺链疫苗接种。
政府10月11日起开放加热菸,国健署今(15日)提醒,除传统纸菸外,加热菸一样会让人上瘾、损害肺部,影响大脑发展。外界常以「减害」为由鼓励抽加热菸,但国健署引述世界卫生组织(WHO)说法指,没有科学实证显示加热菸对健康危害「低于」其他菸品,一样都是菸草制成,除含有尼古丁易,还有焦油、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质。吸菸者罹患头颈癌的风险约为非吸菸者的5至25倍,2022年全球已有超过40万人死于头颈癌。
全球暖化带来的气候变迁肆虐全球,全台第一份民间《气候变迁与健康调适白皮书》出炉。过去22年,全台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就医人数平均每年296万人次,就诊高峰落在6~8月。当气温升高至摄氏27度以上,特别接近31度时,全台各区的就诊率皆上升,而二氧化氮(NO2)是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的关键。建议年长高危险族群减少在车流多的时间外出。
演员顏正国50岁因肺腺癌病逝,引起民眾关注防癌资讯。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孔祥琪)近日分享,肺腺癌通常早期都不太会有症状,台大医院300位医师曾一起做过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LDCT),结果意外发现12人罹患早期肺癌,直言确诊比例非常可怕。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全球报告指出,虽然全球吸菸人口逐年下降,但电子菸正掀起新一波尼古丁成瘾潮。目前全球仍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对菸草上瘾,并至少有 1,500万名13至15岁青少年使用电子菸,其吸食机率是成年人的9倍!
台湾中部地区时常因为台中火力发电厂,引发空气品质不佳的质疑。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分享,有位30多岁的中部男子近日进行低剂量电脑断层LDCT健康检查,没想到肺部竟有10颗结节,其中更有一颗9mm的毛玻璃肺结节,但男子平时没有抽菸习惯、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贴文曝光后引发热议。
艺人顏正国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让许多人惋惜。功能医学医师许嘉珊表示,除了戒菸之外,健康的饮食与运动也能降低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以水果、蔬菜、全谷、豆类、坚果为主,少吃红肉与加工肉品的地中海饮食,最多可降低约35%的肺癌风险。
《好小子》男星顏正国罹患第4期肺腺癌病逝,胸腔内科医师陈锺岳表示,对已无法开刀的第4期肺腺癌患者,能否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是影响存活一大关键,曾收治一名32岁男子,因咳嗽1个多月没好,被确诊为第4期肺腺癌,原对人生绝望,但透过基因检测,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至今治疗近5年,无復发迹象。
「好小子」顏正国昨(7日)因肺腺癌离世,引发各界关注,根据卫福部统计,2024年国人10大癌症死因首位就是肺癌,夺走1万495条人命。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发现都已中晚期,不过国健署表示,出现7症状其实是肺部的「求救信号」,却很容易被忽略,包括持续咳嗽、痰有血丝、呼吸急促、胸痛、声音沙哑、关节痛、体重下降等,都应提高警觉,及早发现与治疗。
以《好小子》系列电影走红的台湾男星顏正国,今(7)日传出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享年50岁。肺癌已连续多年成为国人癌症死因的首位,尤其是肺腺癌更是最常见的类型。医疗专家指出,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感冒,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末期。近期案例显示,肺癌有年轻化趋势,提醒民眾应重视早期筛检,避免因轻忽症状而延误治疗。
肺癌长期蝉联国人癌症死因榜首,其中约70%为肺腺癌病人。过去因健保给付限制,约30%无基因突变的第4期肺腺癌病人,只能选择传统化学治疗或自费接受免疫治疗,治疗方式相对受限。健保署从今年6月1日起,将免疫治疗合併化学治疗纳入健保给付范围,苗栗县大千综合医院医疗副院长暨胸腔内科医师谢为忠表示,这项政策不仅与国际治疗指引完全接轨,更为病人带来治疗新希望。
心血管疾病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2名,去年夺走超过2.3万条生命。医师指出,近年40至60岁中年男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上升,且不少无三高或慢性病史,却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唯一共同危险因子。吸菸者心臟病风险比一般人高4倍,呼吁民眾戒菸、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第2名,去年夺走超过2.3万条生命。医师指出,近年心肌梗塞出现年轻化现象,尤其40至60岁中年男性发生率上升,且不少无三高或慢性病史,却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最大危险因子,吸菸者心臟病风险高4倍,呼吁民眾戒菸、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肺癌连续15年居国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卫福部推动公费肺癌筛检满3年,不过审计部指出,全国符合筛检资格共有60万人,只有2成5民眾受检。对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建议,没有特别风险的人,40至45岁进行第一次筛检,家族有肺癌病史者最好40岁或更早进行第一次筛检,抽菸二十年以上者最好每两年追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