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咳痰的搜寻结果,共46笔
台湾40岁以上民眾肺阻塞(COPD)盛行率高达9.5%,推估患者超过百万人,但部分民眾可能因症状不明显而未就医诊断治疗。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推广「一分钟登阶358」概念,1分钟内爬50阶为标准值,超过80阶则表示肺功能佳,若未达30阶则为高风险族群。
一名有菸酒习惯的爷爷偏好种口味饮食,感冒就不停咳嗽,后来他除了药物调理,还在日常饮食中加入山药、莲藕、白木耳等白色食材,喉咙乾痒与痰浓问题明显改善。中医师余雅雯建议,白木耳润肺养阴、黑木耳养肾补血,两者搭配食用,更能提升免疫力与健康。
根据统计,慢性肺阻塞长期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将近5000人因而死亡。除了使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类固醇、去痰药之外,其实中医也有很多药材可帮助改善病情。天宝中医诊所院长陈霖光医师近日诊治数名慢性肺阻塞患者,结果显示多种中药对缓解病情有很大帮助,包括栝蒌、杏仁、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党参、熟地黄等等。其中病患黄先生原本连爬上2楼都会喘,中药治疗后不但咳嗽痰喘改善许多,甚至还可骑脚踏车去运动,可说疗效明显。
台北医学大学研究发现,在极端气候影响下,过高、过低气温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病及死亡风险,尤其极端高温环境下,女性患者更成了高风险群。
新竹1名75岁女性不菸不酒,今年健检发现左下肺叶1颗接近3公分的恶性肿瘤,经查发现患者曾在10多年前罹患肺结核,医师也提醒,经统计曾得过肺结核患者,肺部都会有小的病灶,得到肺癌的机会,大概是正常人的40倍到200倍,不可不慎。
公费肺癌筛检上路3周年,成功揪出2506名肺癌患者,其中8成3仍是早期,成功翻转肺癌诊断期别。国民健康署提醒,目前全台有207家医院提供肺癌筛检服务,及时发现并早期治疗,可延长寿命并提升生活品质,呼吁符合资格的民眾定期受检。
台东县今年出现首例百日咳本土病例,患者是未满月的女婴,4月中旬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后续病情未见改善,并出现哮喘情形,经多次就医后于5月1日确诊,目前住院治疗中。台东县卫生局表示,已针对26名接触者安排採检及预防性投药。
11岁的许小弟日前因发高烧4天、咳嗽到诊所看诊,但症状没有好转,更出现胸闷、活力及食欲下降等情况,到医院急诊诊断为肺炎,且验出霉浆菌急性抗体。医师提醒,肺炎霉浆菌好发于5岁以上的幼童及青少年,主要为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约2至3周,流行期约落在夏、秋二季,但由于台湾四季并不分明,一年四季皆有感染可能。
今天(24)是世界结核病日,疾管署统计,台湾去年结核病(TB)仍有6222人感染结核病,且有超过6成为65岁以上长者。随超高龄化来临,消除结核病显得更加困难,医师指出,降低发生率最有效方法,是针对高风险族群进行潜伏结核感染(LTBI)检验与治疗。
一名70多岁务农长者出现呼吸困难,易喘及虚弱无力等症状,原本以为是自然老化和新冠肺炎后遗症,然而症状日益严重,健康检查时意外发现心律不整,求诊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内科医疗副院长刘俊廷,经详细评估,除了心房颤动心律不整,进一步发现他有冠状动脉疾病,经接受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后,症状和体力明显改善,甚至还能完成来回11公里的步道健行。
许多民眾认为喘、咳、痰只是小感冒,但若症状长时间未改善,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警讯。亚东医院胸腔内科主任郑世隆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肺部慢性发炎的疾病,不仅影响肺功能,还可能引发心血管共病,进一步增加心臟病风险。
台湾每年有超过5千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腔医师苏一峰分享有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上周插管,目前情况稳定,但每天可抽出2瓶如牛奶状的液体,也就是痰,感嘆肺部疾病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死因,「肺炎的病人自己的痰给淹死,真的不是不可能。」
彰化员林市长游振雄肺癌病逝,享寿63岁。据悉,他近2年饱受肺癌转移淋巴之苦,虽积极治疗,仍不幸于今(11)日离世,其儿子也在脸书上悲痛发文证实。医师表示,很多人都以为只有抽菸、家族史才需要接受肺癌筛检,但其实有高达一半的人都没有此2风险因子,因此他认为真正的危险因子是「呼吸就有风险」,建议45岁以上族群都该主动接受检查。
台湾成人气喘盛行率约12%,儿童则为15%,全台约200万人患有气喘,其中约4%属于严重气喘。医师提醒,气喘是气管慢性发炎,大部分患者容易受过敏原刺激,诱发气喘发作,尤其身处3大高风险工作环境民眾,若出现痰、闷、咳、喘4大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应尽速就医、对症治疗。
一名40岁装潢木工师傅老陈,只要在密闭大楼施工,急性气喘就会发作,状况长达半年,就医后先使用高剂量的吸入式类固醇治疗,症状却仍反覆发生,直到经过生活状况与工作环境问诊,医师发现老陈长期处在高风险过敏原环境,透过过敏原检测,推断气喘与工作环境高度相关。
赵小侨14日出席「2024圣诞传情助你平安长大稳搭搭」公益活动,当晚还要赶摊参加2岁多女儿典典宝宝的幼儿园耶诞活动,「我们家宝宝要第一次上台跳舞了。」提到女儿最近练习舞蹈,现在逛街听到音乐,马上兴奋地手舞足蹈,可爱得人疼。
赵小侨14日出席「2024圣诞传情助你平安长大稳搭搭」公益活动,2岁多女儿典典宝宝目前是「爸爸抗拒期」,会大吼叫把爸爸赶出去、不准他进家门和房间,「他(刘亮佐)真的有受伤,他有走心,他有跟小孩说『爸爸那么爱妳,妳不要这样』。」她虽然不舍老公,仍笑说会好好把握女儿限定的爱。
知名作家琼瑶今(4)日在淡水住家辞世,享寿86岁。事实上,琼瑶已故老公平鑫涛罹患失智症时,琼瑶曾为了是否插管治疗与继子女决裂,今日琼瑶也在给大眾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等语,不希望自己不幸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对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坦言,有些人真的会很恐惧最后卧床任人摆布。
音乐教父刘家昌因肺癌病逝享寿83岁,他的友人透露,刘家昌今年初摸到脖子有肿块,就医检查才得知罹患肺癌,脑部也有肿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表示,这就是很典型的肺癌晚发现,常常转移到淋巴结、骨头、脑部、肾上腺或肝臟等处,若没有定期做肺癌筛检,等到有症状才就医,十之八九都是肺癌末期。
「流行音乐教父」刘家昌因癌症病逝,享寿83岁。据悉,他于今年年初时发现脖子有肿块,就医检查后才知罹患肺癌,且脑部也有发现肿瘤,经多次治疗后不愿住院,选择返家休养,最后的日子有家人陪伴。医师表示,当肺癌转移到脑部时,患者可能毫无症状,除非肿瘤较大,才可能出现头痛、食欲差、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