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搜寻结果,共30

  • 人行潘功胜:融资平台数量减60% 债务降逾5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2日在国新办记者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在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方面,人行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化解债务风险,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透过债务重组降低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和利息负担。

  • 人行重申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1日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重申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确保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目标相匹配。

  • 陆4月美元、欧元债发行规模创高

     无畏贸易战升温,中国海外发债急飙。外媒统计,今年4月前三周,中国官方和企业在新兴市场发行的美元和欧元债规模达70亿美元,占该市场总规模的比例高达49%,创下新高,可望成为有史以来最高单月占比。

  • 惠誉示警 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偿付压力加剧

    评级机构惠誉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偿付压力加剧。继专项债利息支出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额的比重,自2019年的2.9%大幅升至2023年的7.6%之后,惠誉预测,2025年该比例或将达到10%。

  • 强心针 陆官方将注资六大国有银

    强心针 陆官方将注资六大国有银

     传大陆政府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开始对几家大型国有银行进行注资,以落实去年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画,注入新资本至少达人民币(下同)4,000亿元。

  • 陆M1M2双反弹 信贷需求仍弱

    陆M1M2双反弹 信贷需求仍弱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最新金融数据,随着增量政策见效,10月货币供给回暖,广义货币总计数(M2)和狭义货币总计数(M1)年增率皆出现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新增信贷仅人民币(下同)5,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仅为9月的4成,可见资金水位虽上扬,但需求依旧低迷。

  • 抗贸易战 陆12月推刺激方案

    抗贸易战 陆12月推刺激方案

     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将重返白宫。面对政治狂人重揽大权且共和党将全面执政,向被川普视为首要敌手的中国大陆的压力陡增。市场预期,除了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望推出新刺激政策,中方将观望接下来情势,12月中旬举行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可能推出加码措施。

  • 产经解析-刺激政策续加码 大陆股债迎新机

     自9月底的刺激政策出炉后,大陆财政部于10月12日上午的记者会,提出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成为最受市场关注的事件,因为市场正在寻找线索来评估大陆政府提振经济的决心。

  • 惠誉:陆推进债务置换 减轻地方短债负担

    国际信评机构惠誉最新报告指出,大陆深入推进债务置换将减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企业)的短期债务负担,但尚无法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结构性财政风险。

  • 瑞银:大陆短期推逾人民币1.5兆元重大刺激措施

    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上午将举行记者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憧憬会推出更多刺激经济细则。瑞银预计,大陆将于短期内推出重大财政刺激措施,规模为人民币(下同)1.5至2兆元。

  • 海啸来首见 陆传发债注资国有大行

    海啸来首见 陆传发债注资国有大行

     大陆近日为挽救经济密集出招,最新传出将向六大国有银行注资高达人民币(下同)1兆元,以增强这些银行支持疲弱经济的融资能力。消息指出,这笔资金主要来自于发行特别国债,一旦实现,将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大陆政府首次向大型银行注资。

  • 陆持续宽松 拟向国有大行注资1兆元人民币

    继重磅降准降息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在规划进一步宽松措施,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人行正考虑向主要国有银行注资多达人民币(下同)1兆元,增强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融资的能力。若实现,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首次向大型银行注资。

  • 摩根士丹利:对大陆银行股看法转乐观

    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指出,全球投资者过于悲观看待大陆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经济疲弱给银行业利润带来的影响。该行对大陆银行股的看法更为乐观。

  • 陆推产业升级 每年衍生不良贷款2.2兆元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大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将于2025至2027年的三年间,为银行带来每年高达人民币(下同)2.2兆元的不良贷款,但仍处于可控范围。

  • 《金融》服务性消费主导中国经济復甦 新一轮投资契机随之而来

    中国大陆经济歷经一段时间增长放缓,目前更倾向维持「稳定可控」,短期以稳步增长为先,而非加速增长。无论农历新年及清明假期的消费力道,企业获利好转,首季GDP国内生产毛额达5.3%优于预期并符合目标,多重正向因素加持市场乐观情绪萌芽。富达国际认为,投资中国大陆长期增长的情境并未改变,随着经济增长步入下一阶段,新一轮投资契机将随之而来。

  • 风险增 惠誉降评陆国有六大银行

     国际信评机构惠誉继上周将大陆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16日再将大陆国有六大行的评级展望同样由「稳定」下调到「负面」,以反映大陆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愈来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这也是半年内再有国际信评机构下调大陆展望。

  • 富达国际:陆股和中国债长期走势朝正向发展

    大陆经济经过一段时间成长放缓,目前更倾向维持「稳定可控」,短期以稳步增长为先,而非加速增长。对于陆股和中国债长期走势,富达国际认为,由于多重因素都朝正向发展,若以长期投资角度来说,投资契机正在萌芽中。

  • 大陆全国人大财经委促积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帐款

    大陆《第一财经》9日报导,去年多个省分审计报告披露,当地部分市县拖欠企业帐款从人民币几亿到几十亿元不等。为做好2024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大陆全国人大财经委给出六大建议。其中,在加快建立同高品质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方面,建议积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帐款。

  • 陆经济成长保五 外资:难度高

    陆经济成长保五 外资:难度高

     本届大陆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会议)上,大陆订下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但政府工作报告不见更多扩大提振经济的措施,甚至未调整财政赤字率。对此,摩根士丹利、ING银行、野村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大陆要达到今年经济成长目标将遭遇许多挑战。

  • 地方发行短期境外债躲监管 北京喊卡

    地方发行短期境外债躲监管 北京喊卡

     路透日前报导,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下令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停止发行期限为364天的境外债券,从而堵上去年曾让部分中国地方政府无节制举债的一个漏洞。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