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学习性青聚点的搜寻结果,共11笔
青年发展署为鼓励青年将创意化为具体行动,发掘青年对地方创生的潜力,持续办理「113年学习性青聚点Dream Idea绩优点子竞赛」,只要完成本年度至少一堂在地课程的学员或为本届蹲点实作生,将学到的知识结合创意,于10月14日前至「青年社区参与行动」网站(https://changemaker.yda.gov.tw/)提交完整的Dream Idea计画书,为社区的隐形需求或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行动构想,获奖即可得到新臺币1万元的奖品券与奖状1纸。
教育部青年署办理「113年学习性青聚点Dream Idea绩优点子竞赛」,只要完成本年度至少1堂在地课程的学员或为本届蹲点实作生,将学到的知识结合创意,于10月14日前至「青年社区参与行动」网站提交完整的Dream Idea计画书,获奖即可得到1万元的奖品券与奖状1纸。
教育部青年署藉由学习性青聚点在地课程及蹲点见习,开启青年对地方的认识,并透过Changemaker计画鼓励关心地方事务的青年发起实际行动。113年行动团队「港湾溜鱼文化工作室」及「五渔村How野青年」成员皆从Dreamer培训开始认识地方、参与地方事务,并以具体行动展开「渔」海相遇的创生之路。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影响,永续发展也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教育部青年发展署推动学习性青聚点计画,113年成立25组学习性青聚点,携手长期关注臺湾永续发展议题的青聚点团队,透过课程和实作引导青年将专长和创意结合,在振兴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珍贵的环境资源。
为提升各国对青年议题的认识与关注,并鼓励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积极参与社会永续发展,联合国于2000年起将每年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日(International Youth Day),以突显青年与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相关。
閒置场域再利用,不仅创造新的使用功能,也是建立公眾參与机制、开启多元文化想像的契机,更是青年投入地方创生的重要施力点。教育部青年发展署今年25组学习性青聚点中,就有长期关注老宅修缮、虚实空间整合与地方策展的专业团队,将透过开设免费在地课程,培训15至35岁青年发想行动方案,为地方注入创新活力。
閒置场域再利用,不仅创造新的使用功能,也是建立公眾参与机制。教育部青年署今年25组学习性青聚点中,就有长期关注老宅修缮、虚实空间整合与地方策展的专业团队,将透过开设免费在地课程,培训15至35岁青年发想行动方案,为地方注入创新活力。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办理学习性青聚点计画,透过长期深耕在地的资深团队以田野调查、导览体验、风土走读等多元形式,发展出与地方特色相呼应的在地课程,协助15-35岁青年成为Dreamer,找到自己有感的场域和主题,并促进更多热爱土地的青年选择留乡、返乡和移居锺情的落脚地。
教育部青年署办理学习性青聚点计画,透过长期深耕在地的资深团队以田野调查、导览体验、风土走读等多元形式,发展出与地方特色相呼应的在地课程,协助15-35岁青年成为Dreamer,找到自己有感的场域和主题,并促进青年选择留乡、返乡。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为培育青年对家乡土地的认同,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地方创生发展,办理「学习性青聚点」招募,期透过在地方深耕的团队协力成立青聚点,开办紧扣地方文化特色与发展脉络的「在地课程」与「蹲点实作」,以引导更多有志的青年深入社区、认识家乡议题,建立在地行动与地方创生的基础观念。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举办 112 年度「Dream Idea 青年梦想行动竞赛」得奖名单揭晓,从各式各样的主题、表现形式多元丰富的提案中,看到全臺青年们成功结合在地学习的收穫与自身无限创意,提出多种翻转故乡,发掘地方特色的绝妙点子,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对家乡的理想与关怀。经过三阶段严谨评选,最终从63件提案中挑选出15个绩优点子,颁发1万元奖金礼券,鼓励青年发挥所长,持续深耕地方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