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心臟病风险的搜寻结果,共75笔
毕业后开同学会,有人看起来特别老,有人则是冻龄。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除了基因之外,可能与体内DNA尾端─端粒有关,压力大、睡不好、喝含糖饮料与人际关系差,都易使端粒变短。研究指出,端粒长短与寿命呈正相关,端粒短的人冠心病风险增加1.54倍,第二型糖尿病风险也增加45%。
你习惯开着夜灯睡觉吗?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发行的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一项研究警告,开夜灯睡觉看似无害,实则心臟病发机率恐增加42%。
洋葱是平价又耐久放的蔬菜。内科医师傅裕翔表示,洋葱富含槲皮素、硫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有助于预防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研究也发现,第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生吃100克的生洋葱,能降低血糖;营养师薛晓晶提醒,洋葱表面乾燥的外皮,是槲皮素含量最高的地方,有助于预防流感与新冠病毒感染。
有些延年益寿的秘诀比想像中单纯许多。澳洲研究体育运动的专家团队分析6万人数据发现,从睡眠、运动、饮食3大日常层面各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日积月累就能延寿将近10年,回报率可观。
心血管疾病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2名,去年夺走超过2.3万条生命。医师指出,近年40至60岁中年男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上升,且不少无三高或慢性病史,却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唯一共同危险因子。吸菸者心臟病风险比一般人高4倍,呼吁民眾戒菸、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第2名,去年夺走超过2.3万条生命。医师指出,近年心肌梗塞出现年轻化现象,尤其40至60岁中年男性发生率上升,且不少无三高或慢性病史,却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最大危险因子,吸菸者心臟病风险高4倍,呼吁民眾戒菸、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金价近期创新高,但全球最大避险基金桥水创办人达里欧(Ray Dalio)认为仍然值得投资黄金。因为美国债务严重,如同心臟病发风险不断增加,所以大家的投资组合里,应持有比率至少占1成以上的黄金来自保。
台湾有高达6成男性、7成女性维生素D摄取不足。营养师高敏敏表示,维生素D不足可能提高高血压、骨质疏松、记性变差与免疫力下降问题,除了适度日晒外,也可透过吃鲑鱼、鸡蛋、菇类等食物来补充,尤其把香菇、黑木耳晒太阳10到15分钟再料理,维生素D含量可提升好几倍。
过午不食有助减重、延寿?医师黄轩指出,不少人以为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养生,但其实并非人人适合。医学研究发现,一天只吃一餐会让死亡风险上升30%,长时间不进食、下一餐爆食的饮食型态,还会造成血糖大幅波动,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风险尤其55岁后更可能陷入营养不良、肌少症的恶性循环。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上个月刚过94岁生日,过去他的夫人张淑芬曾透露,张忠谋每天早餐会固定吃上一小片木瓜,不仅有助消化,也让他的胃病明显改善。营养师李婉萍分析木瓜除了帮助消化外,对降低心臟病、高血压、中风风险也有助益,还能增进皮肤与眼睛健康,饭后吃最好,一天不要吃超过半颗。
许多人追求纤瘦的体态。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近来多项大型研究显示,臀部与大腿的脂肪与肌肉分布,和代谢健康、心血管风险、甚至寿命息息相关,屁股大、腿粗、BMI值在25到30的微胖体型,能减少高血压、糖尿病与跌倒的风险,是最「耐用且长寿」的体态。
高血压是当今全球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资料称全球约13亿人口为高血压患者,相当于每3人就有1人有高血压,倘若防治得宜,例如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戒菸、饮食营养均衡,2050年之前可挽救7600万条人命。美国《纽约邮报》22日汇整5种能够降血压天然食物,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考虑日常饮食优先摄取。
现代人常久坐,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早死风险!医师提醒,长时间坐着,血液流动减慢,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及心臟病,即使有规律运动习惯,其余时间若久坐超过10小时,罹病风险同样增加,建议每隔一小时就站起来走动。
肥胖是造成代谢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国健署成人预防保健服务资料显示,40岁以上民眾近5成腰围过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当腰围过粗,又有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好胆固醇不足,5项危险因子中符合3项就属于代谢症候群,脑中风、心臟病风险比一般人高2倍,高血脂风险高3倍、高血压风险高4倍、糖尿病风险则高6倍。
美国礼来药厂(Lilly)7日公布新型减重药物晚期临床试验成果,为期72周的试验期间让受试者体重平均减少12.4%。这个结果距离号称「第二代瘦瘦笔」的减重针剂「周纤达」68周减重14.9%数据有所差距,礼来仍认为看好前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报导,此药可能在2026年上市。
近些年来,低碳饮食、生酮饮食、间歇性断食等饮食广受欢迎,不过,实证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仍是最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模式,比素食饮食效果更好;营养师高敏敏也指出,地中海饮食是被世界认证的长寿饮食法,不仅能护心,还能顾脑、减少中风与失智风险。
鱼油被视为护心保健圣品,不过效果人人都相同吗?医师林轩任指出,一般人可以吃适量的鱼油补充Omega-3,但别期望能大幅降低心臟病风险,不过对于特定高风险患者,则可以补充高纯度的EPA鱼油。鱼油对心臟有什么好处?会有什么副作用?剂量该吃多少,医师一次解答。
许多人早上仰赖一杯咖啡来唤醒自己,但根据选择的冲泡方式,这杯咖啡可能对健康有利也可能有害。一项研究指出,一杯咖啡中自然存在的致癌物质,比你一整年从食物中的农药残留摄取量还多。然而,至今从未有证据显示咖啡会导致人类罹患癌症,《每日邮报》报导,现在越来越肯定的是,不同冲泡方式的咖啡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目前认为最具风险的是未经过滤的研磨咖啡。
根据国健署统计,台湾19岁以上女性腰围超标率达52.9%,45~64岁超标比例为59%,64~74岁甚至达75%,等于近8成腰围过粗。台湾肥胖医学会鼓励所有子女,在母亲节这天「抱抱」妈妈,关心妈妈健康,因女性腰围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将上升3.4%。
现代人工作忙碌,常太晚吃早餐或晚餐,小心健康亮红灯。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研究发现早上9点后才吃早餐者,得到第二型糖尿病风险增加59%,而超过晚上8点后才吃晚餐的人,脑出血风险提升44%,建议最佳吃早餐与晚餐的时间,分别是早上7点到8点,与晚上6点到8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