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排尿困难的搜寻结果,共98笔
一名55岁男子最近发现排尿情况异常,以往尿流呈现抛物线形,如今却经常分岔,甚至滴到裤子上,让他怀疑是否罹患摄护腺疾病。泌尿科医师曲元正表示,男性尿流分岔的主要原因是尿道口受到阻挡或压迫,但40岁以上患者可是摄护腺肥大引起,若伴随频尿、夜尿、排尿困难或滴尿等情况,应及早就医。
75岁李先生多年来饱受排尿困扰,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持续偏高,两度接受传统随机切片,皆未发现癌细胞。然而,PSA指数逐步上升,医师建议进一步检查,发现病灶位于传统切片难取样的摄护腺前区,确诊为第三期摄护腺癌。
75岁旅居国外的李先生多年来饱受排尿困扰,长期追踪期间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持续偏高。虽于国内外两度接受传统随机切片皆未发现癌细胞,仍依医嘱持续追踪抽血监测。然而,随着PSA指数逐步上升,台北慈济医院泌尿科医师钟伯恩建议进一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摄护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年长者,例如高龄82岁的美国前总统拜登(Joe Biden)今年5月就被诊断出摄护腺癌,正接受治疗中。卫福部统计,摄护腺癌为台湾男性发生率第3名的癌症,死亡率则居于第6名,倘出现排尿异常、夜尿频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利早期诊断与治疗。
一位中年男性主诉有夜尿困扰,常常一晚起床3次以上,因此影响睡眠品质,近日精神越来越差才就诊,确认是摄护腺肥大作祟。医师指出,夜尿、频尿、尿流变细等问题,不仅影响生活与睡眠品质,若长期忽略不治疗,膀胱为了排出尿液而不断用力,久而久之会造成肌肉疲乏,甚至波及肾臟功能,让原本可改善的状况变得复杂。
最近天气起伏不定,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健康。泌尿科医师吕谨亨分享,他在小农市集的摊位发现「油甘果」,这种水果有酸涩感,但缓慢咀嚼后颇回甘,民眾若每天吃约10至20克果肉,有助于改善排尿困难、频尿,更能调节血糖与血脂,降低肾病变风险。
近日天气转凉,节气进入霜降,中医师指出,秋天气候转乾、气温下降,若水分摄取不够,容易导致排尿减少、尿液浓缩,让细菌有机可乘,增加泌尿道感染风险。建议可多摄取利尿清热类食物如冬瓜、绿豆,及新鲜蔬果或具利尿作用的海产。
1名59岁妇女在陪伴家人到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就诊时,顺便接受医院子宫颈抹片筛检服务,妇产科医师锺凯丞发现,妇人子宫颈有明显出血情形,妇人透露出线断断续续的停经后出血长达1年,经院方安排子宫内膜切片及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第1期。
大陆有一名王姓男子近日透露在日本大阪旅行时,搭乘云霄飞车后于厕所排出一颗小石头,自称「症状全没了」。该帖一出立刻在网路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甚至戏称未来医生可能开药方写「每日搭云霄飞车排石」。究竟是否可能?对此医师提醒,这类状况属极低机率,并非一般人可模仿的方式,甚至有可能引发风险。
一名60岁蔡姓男子,在进行右眼白内障手术时,出现虹膜位移脱垂,让术后视力大受影响,经事后厘清才知道患者未告知有使用前列腺肥大药物,眼科医师提醒,手术前有使用药物都应提前告知,否则有增加手术风险,并影响术后视力可能。
勃起功能障碍并不是只能依靠口服药物,许多患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治疗方式,是服用威而钢、赛倍达等口服药物,这类药物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须在性行为前1小时服用,有时会因药效未及或无法即时使用等因素,让患者错失良机,事实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并非只有这一条路。
摄护腺癌有「男性隐形杀手」之称,男性50岁后罹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对此,蓝委杨琼璎11日携手童综合医院团队,进驻后里区慈厚宫举行免费检测活动,一早活动尚未开始,就吸引许多民眾到场欲参与,还有人直言希望类似公益筛检能多加举行,不仅让医疗服务走入地区,也守护中高龄男性的健康。
摄护腺癌有「男性隐形杀手」之称,男性过了50岁,随着年龄增加,风险也会跟着升高。为了守护中高龄男性的健康,立委杨琼璎、市议员陈本添、邱爱珊,以及厚里里里长黄金益特别邀请童综合医院医疗团队,到后里区厚里里慈厚宫举办免费的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抽血检测,希望透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来降低疾病威胁。
一艘东港籍渔船昨天(30日)清晨在兰屿外海60多浬处作业时,一名印尼籍船员突发身体不适需后送就医,海巡署获报后启动紧急救援,由安平舰航程百浬前往接驳,歷经8小时接力后送,晚间将病患安全送返东港就医。
新竹40岁的郭姓男子,日前深夜从外院转诊到东元综合医院急诊,到院后郭男扶着下身表情痛苦,弯曲身体无法站立,经医疗人员检伤问诊后,原来是夫妻适逢结婚纪念日想好好「大战一场」庆祝,孰料床战过猛,竟不慎阴茎断裂,疼痛难耐,所幸经泌尿外科医师戴顺庆深夜紧急执行修復手术才得以挽救雄风,术后追踪性功能已能大鹏展翅。
摄护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病轻者小便不利、夜尿增多、尿流无力;病重者小便闭塞、点滴不通。云林县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北港妈祖医院中医部表示,针对摄护腺肥大,西医以手术、西药因应,配合中医的中药方剂与保健穴位,可整体性调理,改善症状减缓不适。
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越容易出现摄护腺肥大的问题,中医师郭大维指出,守护摄护腺健康,除了不要憋尿、避免不健康饮食、戒菸戒酒、多运动外,适度的性行为有助于保护摄护腺健康,此外,喝咖啡虽可以降低摄护腺癌风险,但可能加剧摄护腺肥大的症状,需谨慎。
一名83岁老翁,因摄护腺肥大造成反覆性排尿困难,使用尿管排尿超过1个月仍未改善。由于他年纪大、健康状况不佳,无法接受传统刮除或雷射手术,至林口长庚医院,接受摄护腺水蒸气微创消融手术治疗,术后虽有尿路感染,经抗生素控制后,术后3周拔除尿管顺利排尿。
摄护腺癌在国人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中,榜上有名。大甲李综合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黄品叡表示,1名80岁男性患者,因为频尿、解尿困难等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罹患摄护腺癌,经观察病患皆由2个儿子轮流陪伴就诊,考量该癌症遗传的机会高,提醒民眾应定期检查,未料却发现2人也罹患摄护腺癌,惊呼「怎么这样?」。
随着台湾迈入超高龄化社会,脊椎相关疾病成为国人健康的重要课题。根据统计,40岁以上每两人就有一人面临脊椎退化问题,若未及早治疗,不仅可能导致行动困难,甚至影响家庭与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