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社区药师的搜寻结果,共21

  • 长照3.0-长照3.0结合科技医院 健康台湾

    长照3.0-长照3.0结合科技医院 健康台湾

     台湾在迈入超高龄社会后,长照政策的演进速度,已经成为健康台湾能否站稳的关键。过去的长照2.0是透过扩充服务能量与社区参与,奠定了基础;然而,在需求暴增与人力短缺的双重压力下,长照3.0必须不再只是「补洞」,而是透过「科技×医院×社区」的三位一体,打造出一个能持续滚动、可规模化复制的照护生态。

  • 预防胜于治疗!政院拟推五年20亿元「国家防疫一体」政策

    为完善整体防疫量能,行政院长卓荣泰先前拍板成立「国家防疫一体政策会报」,预计17日听取规划进度报告。政务委员陈时中16日受访说,首期计画期程为2026~2030年,预算规模初估约20亿元,目标今年底前正式核定。

  • 新冠单周增近9成 药师忙翻天

    新冠单周增近9成 药师忙翻天

     新冠疫情狂飙,近一周门急诊就诊破1.9万人次,较前一周暴增88%,疾管署预估,6月中下旬上看10万人就诊。社区药师指出,近期药局忙翻、领药民眾大增,且出现买不到快筛的现象;食药署表示,已请业者扩大产能,本周产量预估为46万剂,未来两周可分别达60万剂。

  • 危害大 新兴菸品应纳戒菸规范

    危害大 新兴菸品应纳戒菸规范

     点燃1支纸菸产生的烟雾,含有数千种化学物质,而新兴菸品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但目前国内未核准使用电子烟及加热菸,因而无法使用戒菸服务。药师反映,因缺乏换算标准,难以精准给予药物建议,期盼将新兴菸品纳入戒菸服务范畴。提供戒菸服务的社区药师李懿轩表示,目前国内电子烟属违法、加热菸尚无被核准的品牌,不符国健署戒菸服务条件,且业者未被课徵菸捐,但这些新兴菸品对健康有害,让第一线提供戒菸服务者很为难。

  • 瘾君子却步 戒菸人次比疫前低

    瘾君子却步 戒菸人次比疫前低

     卫福部推出二代戒菸服务已10余年,全台约2700多家医院、诊所、牙科及药局参与。儘管2022年5月起免收戒菸药物部分负担,1年可省下1200元药费,但戒菸服务人次反而创10年新低。抽菸民眾反映虽有心戒菸,但因规定太繁杂而却步。

  • 普拿疼伏冒系列喊涨 调高9~30元

    普拿疼伏冒系列喊涨 调高9~30元

     年后涨价第一枪!知名品牌「普拿疼」去年7月调涨止痛系列药品,近日厂商又发出公告,4月将调涨伏冒系列7款药品,每盒涨价9至30元。药师指出,普拿疼伏冒系列是今年春节后第一波,近期因中药材涨价,接下来「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也可能调涨。

  • 「以药养医」乱象 医院抢调剂慢笺

    「以药养医」乱象 医院抢调剂慢笺

     近期有药师在社群媒体上发文控诉,鹿港基督教医院鼓励院内员工拿慢笺回来,可领取义工时数、换取奖金。也有民眾在北部医学中心就诊,院方竟以话术误导民眾,要求病患第三次慢笺领药须回医院,才能挂号下次回诊。药师团体直言「这是不可取的做法」,并点出医院「以药养医」已是公开的秘密,也就是透过调剂药物赚取药价差,呼吁政府应该强制分流,规定第二、三次慢笺在社区药局领药。

  • 漏接重度失能者 长照悲歌频传

    漏接重度失能者 长照悲歌频传

     随着国人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快速攀升,2018年超过14%成为「高龄社会」,预计明年将超过20%,正式进入「超高龄社会」。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发生的长照悲歌,2023年多达14起,造成24人死亡,显示重度失能者家庭负担重。专家直指,重度失能者容易被日照中心退案,加上住宿式机构资源及长照人力不足,都是导致「漏接」的原因。

  • 嘉县123位药师投入用药安全推广 1年查获193件违法食药广告

    嘉县123位药师投入用药安全推广 1年查获193件违法食药广告

    嘉义县今(23日)举行「用药安全路 嘉倍来守护」成果发表记者会,展现113年度推动药事照护服务的丰硕成果,卫生局表示,5大照护成果斐然,包含药事照护人数达3500人次,嘉有好「药」局共123位药师、85家社区药局加入照护服务行列,行动「药」管嘉提供行动不便及身心障碍民眾送药到府服务300人次,查获违规广告193件并裁处469万等,这都是携手嘉义县药师(生)公会执行在地药事的服务展现。

  • 再18天迈超高龄社会 卫福部整合医疗长照 14部医将供近2千床位

    再18天迈超高龄社会 卫福部整合医疗长照 14部医将供近2千床位

    2025年台湾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医疗及长照需求将大幅增加,卫福部今日(13)举行「公医前驱引领长照-部属医院医疗与长照整合的实务典范」新书发表记者会,发表医疗与长照整合实务专书,期望透过结合医疗与长照,打造高龄健康友善环境。

  • 药局未获冻涨电费 药师团体喊话卫福部:真心换绝情

    药局未获冻涨电费 药师团体喊话卫福部:真心换绝情

    电费调涨在即,日前在医疗院所的争取之下,经济部拟同意冻涨医院电费,但药局未在冻涨之列。药师团体今向政院、卫福部喊话,表示疫情期间药局无怨无悔付出,如今是「真心换绝情」,令药师情何以堪?

  • 药师调剂费之争再起 健保署:站在患者利益寻求共识

    药师调剂费之争再起 健保署:站在患者利益寻求共识

    医界争取调高诊所药事服务费,要求政府比照社区药局,调剂药品从39点提高到54点,避免「同工不同酬」,却遭药师公会反对,忧让医药分业开倒车,双方都扬言走上街头。8月底药师公会等代表更前往健保署开会。健保署副署长庞一鸣今天(22日)表示,规画先了解药界意见后,预计本周和医界开会,最后再聚集双方与会,重点是必须「站在患者的利益」来寻求共识。

  • 药事服务费掀波 千名药师9月19日抗议

    药事服务费掀波 千名药师9月19日抗议

     医界提案调升诊所药师的药事服务费,从39点增加到54点,比照社区药局,引发药界反弹,认为是「医药分业」制度走回头路。11名代表药界29日下午与健保署会商,经歷1.5个小时未有结论,虽然健保署表示将再召集医药双方协商,但药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黄金舜仍宣布,将照原定计画,9月19日号召千名药师上街陈情。

  • 诊所药师调剂费调涨引反弹 药界与健保署协商无果曝下一步

    诊所药师调剂费调涨引反弹 药界与健保署协商无果曝下一步

    健保署在医界诉求下同意调升诊所药师的药事服务费,比照特约药局,从39点增加到54点,引发药界反弹,认为是「医药分业」制度开倒车。药界11名代表今天下午率11名药界代表到健保署会商,经歷1.5个小时,健保署长石崇良说明结论,将再召集医界与药界双方协商,药界则表示,仍会按照原定计画,9月19日号召千名药师上街陈情。

  • 连锁药局抢才 医院药师荒常态化

    连锁药局抢才 医院药师荒常态化

     6月间,台南市立安南医院大批药师出走,爆发患者不满看诊10分钟,领药却等1小时而大闹医院,炮轰「太离谱,等领药居然等超久!」永康奇美医院目前缺10名药师,疫情前毕业季徵药师,履歷如雪片般飞来,「1个缺2、30人投履歷」,疫后却是「10个缺,只等到1张履歷」。

  • 处方笺「可替代同成分」?药局惨遭网公审:1颗4元买贵

    处方笺「可替代同成分」?药局惨遭网公审:1颗4元买贵

    卫福部健保署规画,10月起自牙医诊所开始,针对开立药品处方笺时,医师于药品后方注明不可替代字样,必须说明原因,如果没有说明,将视为可以替代,方便社区药师调剂,半年后再将药品处方笺正式改为成分名。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质疑,这等于直接鼓励药局,去进货最便宜的台厂同类药品,反正也没有人抗议关心。且社群平台立刻出现公审药局案例,有网友买到1颗4元的肌肉松弛剂,质疑比别家贵2倍,令人傻眼。

  • 小症状上药局 药界促检讨分级医疗

    小症状上药局 药界促检讨分级医疗

     2023年全国药局药商总数逾1万家,比龙头便利商店还多,为让资源合理运用,药界宣导「自我照护」概念,呼吁民眾「小症状上药局」,也希望政府让药局担任分级医疗的最前线,为社区民眾健康把关。但基层医疗协会提醒,诊所担任分级医疗第一层角色,提供最快速便捷的照护,有问题也会转到大医院治疗。

  • 药师超热血! 展现台中用药安全成果 居家关怀服务获好评

    药师超热血! 展现台中用药安全成果 居家关怀服务获好评

    太平区74岁洪伯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空腹服用降血糖药出现头晕、冒冷汗,经社区药局药师到宅关心、指导,不再有发生低血糖;台中市卫生局推动药师暖心到宅居家关怀服务,协助长者用药安全;卫生局今(17日)举办「112年药事照护暨用药安全成果发表会」,公开成果,也表扬基层药师们热心投入用药安全宣导及药事照护服务。

  • 食药署砸钱设「药品市场监测系统」 沈采颖嘆:只是表面功夫

    食药署砸钱设「药品市场监测系统」 沈采颖嘆:只是表面功夫

    为预防改善国内缺药问题,食品药物管理署委托药师公会全联会建置「药品市场监测系统」,预计下月正式上线。但药师质疑,食药署被呼拢而乱花钱,此举只是做表面功夫,应由政府成立具有公信力的单位,主动监测国内外药厂的供货量,「现在不做,明后年还是继续缺药!」

  • 还在缺药! 食药署新系统年底上线 可查中盘商库存量

    还在缺药! 食药署新系统年底上线 可查中盘商库存量

    秋冬呼吸道疫情上升,社区药师反映,缺药情形仍未解,若传染性疾病大流行,民眾恐无药可用。食药署表示,已预先盘点及整备抗生素等4大类药物,以确保秋冬期间稳定供应,另外今年底前将完成资讯系统建置,届时可掌握国内大型中盘商的药品库存量,有助于提早预警应变。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