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肛门指诊的搜寻结果,共22笔
75岁李先生多年来饱受排尿困扰,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持续偏高,两度接受传统随机切片,皆未发现癌细胞。然而,PSA指数逐步上升,医师建议进一步检查,发现病灶位于传统切片难取样的摄护腺前区,确诊为第三期摄护腺癌。
75岁旅居国外的李先生多年来饱受排尿困扰,长期追踪期间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持续偏高。虽于国内外两度接受传统随机切片皆未发现癌细胞,仍依医嘱持续追踪抽血监测。然而,随着PSA指数逐步上升,台北慈济医院泌尿科医师钟伯恩建议进一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台湾每年新增1万7千多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高翊凯分享,一名30多岁男子因频繁腹泻、粪便有血、体重减轻就医,他于门诊进行肛门指诊,竟直接摸到男子直肠内有整圈坚硬的肿块,进一步检查确诊是第3期大肠直肠癌,提醒上述症状,都可能是肠癌表现,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就医检查。
摄护腺癌在国人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中,榜上有名。大甲李综合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黄品叡表示,1名80岁男性患者,因为频尿、解尿困难等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罹患摄护腺癌,经观察病患皆由2个儿子轮流陪伴就诊,考量该癌症遗传的机会高,提醒民眾应定期检查,未料却发现2人也罹患摄护腺癌,惊呼「怎么这样?」。
台湾每年新增9000多位摄护腺癌患者,为男性癌症发生率第3名。早期摄护腺癌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因为骨头痛,就医才惊觉罹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有如「男性最害怕的癌症」,而年纪大、有家族史、爱吃油腻食物、长期抽菸,或有BRCA2基因突变者是5大好发族群。
放屁为人体自然生理现象,但有时或许是健康状况的警讯。大肠直肠外科陈威智表示,如果屁味带有臭鸡蛋味,可能是与吃太多肉有关;有臭酸味,可能代表有便秘情况,最值得注意的屁味是带有腐败与油耗气味,这可能代表消化系统已出现问题,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美国前总统拜登被诊断出罹患第4期摄护腺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骨骼。台北巿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整合医学医师姜冠宇指出,这若发生在基础较差的病人与家庭,恐怕就迎来安寧人生了,他表示,骨头痛算是很难处理的疼痛,那种痛是因摄护腺癌细胞转移后增殖,快要把骨头给撑破了的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腰椎骨扁了而变矮。
美国前总统被诊断出罹患摄护腺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骨骼,消息震惊全球。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摄护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诊断中位年龄为67岁,建议平日可从饮食方面来防癌,特别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与大蒜,对摄护腺健康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昨(18日)发出声明,证实拜登罹患侵袭性摄护腺癌,且扩散至骨头,评估摄护腺癌的恶性程度的格利森评分为9分。义大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黄维伦表示,9分意谓恶性度高,一般而言,对已骨转移的患者,是以荷尔蒙疗法为主,以降低体内男性荷尔蒙浓度,来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醒中年以上男性,若有解尿不顺、频尿或一直有尿意,但难以排空等情况,建议就医做摄护腺癌筛检。
摄护腺癌是国内男性第3好发的癌症。高雄一名50多岁男子,解尿总是滴滴答,他心想不过就是摄护腺肥大,并不在意,日前因尿不出来又腰痛,到义大医院就医,竟发现是罹患摄护腺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骨头,病程已届第4期。医师提醒,摄护腺肥大与摄护腺癌都有可能以排尿不顺、滴滴答为表现,建议要先就医厘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一名年长男子身体没任何不适症状,但抽血报告却显示有轻微贫血,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查,结果竟在升结肠处发现3公分大的肿瘤,另还有一颗约1.5公分大的息肉。医师提醒,定期筛检是预防大肠癌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50岁以上、饮食习惯不良、饮酒、吸菸、糖尿病、肥胖、排便习惯不正常等10大高危族群,更要特别重视。
摄护腺癌是男性常见癌症,受饮食西化、科技进步影响,在1980年每10万人仅100人被诊出摄护腺癌,到了2015年,则暴增为每10万人5000例。新光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林鉅栋表示,摄护腺癌好发于65岁以上长者,台湾平均确诊为74岁,但这些人有4分之1在发现时都已转移,由于切片检查具有偽阴性,欧洲指引建议,只要高度怀疑罹癌,就应接受融合切片检查,以利及早发现、及早介入治疗。
8月父亲节与祖父母亲,除送父亲与祖父礼物,也别忘记关心男性长者的健康!排尿不顺是全天下男人步入中年的痛,这样的痛超过一半是因摄护腺问题所引起,云林县北港妈祖医院13日表示,民眾可透过摄护腺肛门指诊及摄护腺超音波检查,或利用尿流速检测仪,检测尿量、流速及残尿量多寡,尽早发现摄护腺问题尽早治疗。
一名男子因精液变黄就医,泌尿科医师吕谨亨检查后,研判是感染造成,要男子送精液检查,男子却说,除非实战否则无法射精,吕谨亨称也是头一回碰到,只好请男子戴超薄保险套搜集,提醒正常精液应是半透明、乳白或淡黄色,若是黄、黄绿、红、暗红、棕黑色,可能是有感染、结石或肿瘤应就医。
卫福部2023年统计,摄护腺癌是全台男性癌症死亡率第六名,通常发现时已到晚期,是隐形癌症杀手之一。明天迎来父亲节,台湾泌尿科医学会提醒男性定期自我检视「3大健康指标」,并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两年定期做PSA筛检。今年8月1日起,健保署延长新一代荷尔蒙口服药物健保给付至3年,也将减轻患者负担。
苗栗50岁男子日前因上厕所肛门出血及排便有里急后重感觉,前往到卫福部苗栗医院直肠外科主任郑智元就医,经肛门指诊及接受大肠镜检查发现罹患直肠癌,再经进一步电脑断层影像检查,又意外发现肺部有一结节,并经切片检查病理报告诊断罹患肺癌,让男子吓得不知所措,所幸在积极治疗后,已恢復日常生活。
60岁萧姓男子血便长达1年,起先以为是痔疮出血,便自行在药局购买药膏涂抹,近期因出血量增加且排便困难,症状没有减缓,不得已只好前来新北市立土城医院就医。医师在诊间初步以肛门指诊,即发现直肠肿瘤,随后安排电脑断层与核磁共振影像及大肠镜切片检查,诊断为第三期低位直肠癌。
「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公布,结肠直肠癌已连续15年高居癌症发生率榜首,艺人罹癌也时有所闻,其实,从生活中做好肠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问题。
摄护腺癌是男性独有癌症,过去坊间流传「吃蛋容易得摄护腺癌」的说法,到底是否为真?对此,泌尿科医师吕谨亨表示,根据最新大型研究指出,吃蛋并不会造成罹患摄护腺癌的机率上升,反而更该注意的是,红肉以及高盐、高油饮食。
英国皇室病号连连!凯特王妃宣布将进行腹部手术不久后,英国白金汉宫也宣布,75岁英王查尔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预计下周赴医院动手术,治疗摄护腺肥大问题。摄护腺肥大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若出现症状未及早就医,恐造成膀胱炎甚至肾衰竭等严重併发症。白金汉宫声明中强调国王病情是良性,「就和每年成千上万男人一样,国王也要寻求摄护腺肥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