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血压高的搜寻结果,共377

  • 百岁翁跌倒情况危急!丰原医院成功挑战「开颅减压」手术

    百岁翁跌倒情况危急!丰原医院成功挑战「开颅减压」手术

    卫生福利部丰原医院神经外科近日成功为一名高龄 100 岁的李姓男性患者完成「急性硬脑膜下出血」紧急手术,这名百岁翁在家中不慎跌倒后,出现意识改变、头痛及肢体无力等症状,家属紧急送医,经脑部电脑断层检查,发现左侧颞顶叶有大量出血,并造成颅内结构中线偏移,情况相当危急,丰原医院副院长张正一带领跨科团队,经过完整评估后,立即施行「开颅减压合併血肿清除术」,并同步置入颅内压监测器,以便术后即时监控颅内压变化,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康復情况良好,已平安出院。

  • 赖总统盼公私合力 落实健康台湾愿景

     总统赖清德31日表示,政府今年启动「健康台湾深耕计画」,创立「癌症新药基金」,也积极推动「均衡台湾」,让民眾得到更完善的医疗与照护服务。未来盼藉由政府与民间力量结合,落实健康台湾愿景,让台湾迈向「健康平权」步伐更加稳健踏实。

  • 接见医疗奉献奖得主   赖清德:积极进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续发展

    接见医疗奉献奖得主 赖清德:积极进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续发展

    赖清德总统今天接见医疗奉献奖得主表示,政府相当重视「均衡臺湾」及「健康平权」,希望不管在臺湾哪一个角落,都能有机会得到妥适的医疗服务。健保制度已推行30年,对臺湾社会贡献良多,但这段期间也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政府正积极进行健保制度改革,希望让健保永续发展,提供民眾健康最好的保护。

  • 男性晨勃消失 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增 再加4危机

    男性晨勃消失 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增 再加4危机

    男性没有「晨勃」可能不只是性功能障碍警讯,义大医院泌尿科兼任主治医师黄维伦表示,偶尔没有晨勃可能跟压力大、睡眠品质差有关,但若持续几周甚至更久,就可能是勃起功能障碍。研究指出,这类患者在未来2至5年内发生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男性的2倍。

  • 百大医言堂上线 总统释利多

    百大医言堂上线 总统释利多

     总统赖清德29日出席《百大医言堂》上线启动典礼,肯定该平台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知识,他并释出医疗健保多项利多,包括5年489亿投入「健康台湾深耕计画」,加强「三高防治888计画」、免费健检今年升级年龄下修到30岁、新设「癌症新药基金」投入规模100亿元等,期许未来落实「健康台湾」核心目标,让台湾成为健康长寿、幸福繁荣的福尔摩沙。

  • 打嗝不止恐是脑干缺血警讯 医:合併3症状速就医

    打嗝不止恐是脑干缺血警讯 医:合併3症状速就医

    一名年逾60岁男子因打嗝不止,之后出现剧烈眩晕并导致步态不稳,经检查确诊为脑干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神经内科兼任主治医师邱诩怀提醒,若打嗝合併眩晕、步态不稳、声音沙哑或吞咽困难,千万不要只以为是胃食道逆流,可能是脑干缺血的早期警讯。

  • 《百大医言堂》上线  赖清德:从治疗导向转为健康导向

    《百大医言堂》上线 赖清德:从治疗导向转为健康导向

    赖清德总统今天出席《百大医言堂》上线启动典礼指出,成人预防保健服务,从今年再升级,将免费健检年龄下修到30岁,到今年7月已有超过21万国人受惠。今年创立「癌症新药基金」,规模是100亿元;癌症筛检预算也从28亿元提高到68亿元。这些政策不仅要改善医疗现场环境,提升整体医疗品质,更要从「治疗导向」转为「健康导向」,让每一分健保与长照资源,都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 3成白袍高血压 恐成真高血压

    3成白袍高血压 恐成真高血压

     一名50多岁女性有高血压问题,就医时血压狂飙、越量越高,回到家服用两种药物,常感到头晕无力,重测血压又偏低,认为自己是「白袍高血压」而自行停药,竟导致血压失控。就医检查后,医师判断她平时就有高血压,白袍高血压又使得她就医时血压更高,调整药物后,身体终于感觉较舒适。

  • 熬夜压力大恐致「耳中风」医:3天内就医是关键

    熬夜压力大恐致「耳中风」医:3天内就医是关键

    新竹1名大学女毕业生,疑因找工作压力大,加上长期熬夜看手机,某天早上突然单侧耳朵听不到、耳鸣、耳闷伴随晕眩,就诊后发现是「耳中风」。在做了耳内注射类固醇及口服类固醇治疗后,转介到胸腔暨重症科,安排高压氧治疗,经8次治疗,目前状况改善且重拾听力。

  • 看诊血压飙180!医揭「白袍高血压」原因:1/3恐变真生病

    看诊血压飙180!医揭「白袍高血压」原因:1/3恐变真生病

    一名50多岁女子在家测血压发现数值偏高,就医时竟飙至180mmHg,经诊断为「白袍高血压」。医师指出,一些在医疗院所血压值偏高的人,约5分之1属此类型,其中约3分之1会恶化成真高血压,包括年长者、有家族史、有菸酒习惯者、饮食重口味者在内等族群,皆须留意。

  • 战车船舰怎么挤 基层忧操出问题

    战车船舰怎么挤 基层忧操出问题

     内政部拟修正役男体位标准,未来BMI在15到45以内都要当兵,但熟知人事作业的现役士官干部却直言,过瘦或过胖的义务役增加,势必让军中管理更困难,且国军体适能及身体健康管理与考绩、升迁、人事安排息息相关,若放宽体位标准,连带国防部、军医局、鑑测单位等一连串规章都要大幅调整。

  • 心臟病友仍可接种流感疫苗 有助降低併发重症风险

    心臟病友仍可接种流感疫苗 有助降低併发重症风险

    秋冬气温溜滑梯却也让心血管疾病风险逐渐攀升,中华民国心臟科医学会与台湾感染症医学会携手「感心连线」,发表《成人疫苗接种共识》。呼吁有三高、心血管病史、接受心臟病治疗的民眾,应及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后引发心肌梗塞或中风等併发症的风险。

  • 百万粉吃播网红体重飙到175公斤 切胃保命!专家说话了

    百万粉吃播网红体重飙到175公斤 切胃保命!专家说话了

    拥有百万粉丝的大陆吃播网红「沈阳山胖」近日宣布接受切胃手术,消息引发网路热议。据悉,他体重一度高达350斤(约175公斤),因担忧健康状况恶化,决定透过医疗手段减重。他在18日在影片中透露,手术后仅3天体重便减少超过20斤,并设定减至150斤(约75公斤)为目标。

  • 太太捐肾 多囊肾友缩腹迎新生

    太太捐肾 多囊肾友缩腹迎新生

     今年56岁的冯先生,来自多囊肾病史的家庭。55岁时,他开始需要腹膜透析,但由于双侧肾臟囊肿过大、囊液多达1万毫升,腰围甚至一度超过腿长,须进行肾臟移植,才能完成治疗。太太一句「我来捐」,让他重启第二次生命。当血流接通、新肾恢復排尿的那一刻,冯先生的体重在3小时内减少约10公斤,肾功能也逐渐恢復稳定。

  • 三高男差点截肢 医教吃菇类 3个月甩10kg、血糖也稳了

    三高男差点截肢 医教吃菇类 3个月甩10kg、血糖也稳了

    菇类富含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相当有益处。医师杨智雯指出,菇类不只可以抗发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稳定血糖。她分享案例指出,一位35岁男子患有三高,数值极为不理想,一次就医发现下肢动脉阻塞,差点截肢,于是建议男子要控制血糖,维护血管内皮健康,并推荐对方多吃菇类,男子除了饮食配合外,也按时服药、运动,三个月后体重减去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从8.5%降到6.0%。

  • 陆每3个成人就有1个高血压 专家:西部、北方风险高

    陆每3个成人就有1个高血压 专家:西部、北方风险高

    大陆官方「科普中国微信公眾号」8日报导,10月8日是中国大陆高血压日。大陆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撰文指出,高血压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中国大陆负担更持续攀升,每3个中国大陆成人,就有1个高血压。而且有地区差异,整体而言,是西部患病率高于东部;中部、北部高于南部。

  • 中秋烤肉不怕胖!营养师传授3招健康吃法

    中秋烤肉不怕胖!营养师传授3招健康吃法

    中秋节正是大啖烤肉、月饼的日子,苗栗县政府卫生局营养师提醒要掌握「烤肉作战原则」,欢庆佳节也能吃得健康又安心,挑选月饼有技巧「少量、细选、搭配好」最重要,烤肉则把握三原则「减酱、选材、蔬菜多」不可少。饭后散步30分钟,有助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及稳定血糖,对健康益处多多。

  • 不胖体内却一堆油 无糖饮改喝法 1个月体脂降5%

    不胖体内却一堆油 无糖饮改喝法 1个月体脂降5%

    不少人点手摇饮,都以为选无糖就健康、不发胖,但却忽略「配料杀手」。医师陈荣坚指出,一位体重不重、外观不胖的30岁女性,体脂率却高达40%,还有脂肪肝,原因就在爱喝的无糖饮常会添加珍珠、椰果,在降低饮用频率、改非淀粉类的配料后一个月,体脂就降了5%,有了明显改善。

  • 健忘不只是老化 医揭阿兹海默症初期警讯

    健忘不只是老化 医揭阿兹海默症初期警讯

    一名65岁男性退休后原本开心享受生活,却逐渐出现记忆力与学习障碍,经联新国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林卫邑诊察,虽发现患者左侧丘脑有血管栓塞,但其症状随时间日渐加重,脑血管疾病可能不是记忆力障碍主因。进一步透过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PET-CT)确诊为阿兹海默症。他指出,此类病症初期常与老化混淆,若未及早辨识,恐延误治疗时机。

  • 54岁移民署队长登山猝死  台大名医:运动咖有1问题更危险

    54岁移民署队长登山猝死 台大名医:运动咖有1问题更危险

    移民署南投专勤队长邱国志昨(28日)攀登台中八仙山,却在途中传出猝死意外,54岁的邱国志生前热爱运动,突传噩耗,让亲友都难以置信,台大心臟内科教授王宗道表示,猝死最常见原因为恶性心律不整,运动虽有助保护心血管,但若合併有三高,单靠运动保护力是不够的,还需用药,提醒若有运动时体力变差、胸闷、透不过气情况,要视为心血管狭窄的警讯,及早就医。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