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血小板低下的搜寻结果,共52

  • 《电通股》三顾与日本Megakaryon签署iPSC衍生血小板合作MOU

    再生医疗大厂三顾(3224)宣布,已与日本再生医学领导企业Megakaryon株式会社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双方将展开协商,共同在台开发iPSC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衍生人工血小板技术与其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事宜。双方签署协议后,台日生医合作将再度树立重要里程碑,若成功上市,病患可望无需仰赖捐血,即可取得血小板,启动新一波输血医学革命。

  • 桃园登革热群聚扩大 增4本土病例 宜兰县也沦陷

    桃园登革热群聚扩大 增4本土病例 宜兰县也沦陷

    桃园登革热群聚扩大!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5例本土病例,其中4例为桃园市桃园区群聚个案,另1例为居住宜兰县罗东镇40多岁男性;今年累计17例本土病例,分别为桃园市(桃园区)4例、宜兰县(罗东镇)1例、高雄市12例。另外,上周也新增7例境外个案,今年累计181例境外移入病例,为近6年同期次高。

  • 肠病毒重症8死创6年最高 疾管署:10月上旬将进入流行期

    肠病毒重症8死创6年最高 疾管署:10月上旬将进入流行期

    又是新生儿肠病毒!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仅七天的北部男婴,出生即黄疸、茶色尿,住进加护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妈妈有发烧症状;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6例,含8例死亡,创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预测十月上旬,国内健保及门诊人次每周会超过一万一千人次,将正式进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长、校园注意肠病毒防疫措施。

  • 开学防疫 肠病毒重症6年最高

     本周是开学周,肠病毒疫情恐怕升温。疾管署公布,国内新增2例新生儿肠病毒重症,分别为出生5天、10天的男婴,均感染新生儿肠病毒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5例重症病例,其中7例死亡,创近6年最高,点名桃园、台东,两县市已拉警报,双双快达流行阈值边缘,开学后是否疫情攀升,有赖校园防疫。

  • 中部2新生儿肠病毒併发重症 疫情创近六年同期最高

    中部2新生儿肠病毒併发重症 疫情创近六年同期最高

    本周就是开学周,肠病毒疫情恐怕面临上升!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新增2例不到满月的新生儿肠病毒重症,分别为出生第五天、第十天的中部男婴,且均是感染新生儿肠病毒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发重症,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开学后是否疫情攀升,需观察两周。

  • 婴儿出生5天 染伊科病毒11型

    婴儿出生5天 染伊科病毒11型

     有新生儿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还没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一口气新增2例重症病例,分别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儿,两人在出生后8天及5天就发病,且双双引发新生儿败血症,两人都还在加护病房救治中。疾管署表示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已累计13例肠病毒重症个案,其中7例死亡,创6年来同期最严重,提醒准妈妈产前多留意。

  • 伊科病毒11型重症再添2例 出生不到10天就进加护病房

    伊科病毒11型重症再添2例 出生不到10天就进加护病房

    有新生儿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还没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分别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儿,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还在加护病房治疗中。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3例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为近6年同期最高。

  • 沈玉琳罹血癌 医揭早期症状 中1个就要怀疑

    沈玉琳罹血癌 医揭早期症状 中1个就要怀疑

    资深艺人沈玉琳罹患血癌,引起各界关注。医师巫康熙指出,自己看血癌看了20多年,深知这是一项很难理解的疾病,如果出现严重贫血走路会喘、不明原因的瘀青、发烧却无明确感染源,出现其中1个症状就要怀疑血癌可能,做抽血检查。

  • 肠病毒烧至8月底 大雨类鼻疽增4例

    肠病毒烧至8月底 大雨类鼻疽增4例

     新生儿杀手,肠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长流行到8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预估7月底就会脱离流行,但上周再增1例重症及1例死亡案例,两名均为出生4天大的男婴,死亡的中部男婴出生后就呼吸窘迫,频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调发现其母亲生产前一周就出现发烧症状。

  • 婴儿染肠病毒出生4天亡 母产前曾发烧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婴儿染肠病毒出生4天亡 母产前曾发烧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新生儿杀手,肠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长流行到八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预估七月底就会脱离流行,但上周再度新增1例重症1例死亡案例,两名均为出生4天大的男婴,死亡的中部男婴出生后就呼吸窘迫,频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调发现其母亲生产前一周就出现发烧症状。罗一钧预估,新生儿肠病毒流行将延长到8月底,呼吁家长和新生儿照护机构加强防范。

  • 赴非旅游不知是疟疾疫区!3男染重症 1人插管洗肾抢命

    赴非旅游不知是疟疾疫区!3男染重症 1人插管洗肾抢命

    疾管署今(17)日公布国内新增3例境外移入疟疾病例,为年龄介于40多岁至50多岁本国籍男性,4月下旬至5月下旬期间分别有贝南、肯亚旅游史,返台之后陆续出现发烧、畏寒等症状,经诊断均为恶性疟重症个案,疾管署疫调发现,其中赴东非自助旅行的2人竟然不晓得非洲是疫区、未购买疟疾预防药物。今年疟疾已累积11例,创19年来最严重,疾管署提醒,国人渐有自助游非洲风潮,呼吁行前务必购买并服用疟疾预防投药,勿省钱因小失大感染疟疾恐丧命。

  • 肠病毒伊科11型重症频出!2婴住院3周未脱离险境

    肠病毒伊科11型重症频出!2婴住院3周未脱离险境

    又是伊科11型!肠病毒逐渐升温,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2例肠病毒重症,均为南部出生未满一周的新生儿,分别为出生6天的女婴及出生3天的男婴,都在五月下旬发病,都检出为伊科病毒11型检验阳性,目前都还在新生儿加护病房治疗中。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已经六例肠病毒重症个案,其中三例死亡,伊科11型,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

  • 医爆「打AZ血栓台只认一例」 罗一钧怒反击:台湾血栓率本就比较低

    医爆「打AZ血栓台只认一例」 罗一钧怒反击:台湾血栓率本就比较低

    国内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在脸书发文指「AZ疫苗发生血管栓塞台湾目前只认一例!」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今(4)日澄清,打脸该说法非属实,拿出数据强调,卫福部已核发救济金给26例接种AZ疫苗后出现罕见静脉血栓併发症(TTS)个案,且国内TTS发生率较欧美国家低,是亚洲国家皆然,并非台湾独有,和种族差异有关,况且苏引用的论文是指「所有的静脉血栓」来和TTS比,就像拿「所有水果」跟「苹果」相比,比较基础完全不适当。

  • 罕见「伊科病毒11型」夺2婴命 台大医:严重警讯

    罕见「伊科病毒11型」夺2婴命 台大医:严重警讯

    肠病毒尚未进入流行期,然而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新增一起未满一个月新生儿肠病毒死亡个案,已近期以来第2起死亡病例,今年至今累计3重症,其中2例死亡,皆是伊科病毒11型。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吕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已经很少出现,近期却陆续出现死亡个案,台大实验室近期研究发现,与孕产妇体内已多无该病毒抗体有关,这是严重警讯,伊科病毒11型多侵袭婴幼儿,且容易重症器官衰竭死亡,家属一定要多注意避免亲密接触。

  • 教宗方济各出院!医揭「病情2度危急」内幕 须重学说话

    教宗方济各出院!医揭「病情2度危急」内幕 须重学说话

    88岁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住院38天后将于今(23)日出院,并且将在医院首度对外公开露面。医疗团队表示,教宗住院期间2度病况危急,坦言很多人都挺不过去,但教宗活下来了,医生也表示教宗需要时间恢復声音,教廷21日表示,教宗需要「重新学习说话」。

  • 防战争、疫情管制出口 食药署公布最新血液制剂需求

    防战争、疫情管制出口 食药署公布最新血液制剂需求

    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对抗自体免疫疾病的关键武器,国人所捐赠的血液只能满足半数患者的需求,仍得仰赖国外血源。对各国来说,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血液制剂,一旦发生疫情、战争,就会管制出口。为推动国血国用,食药署3日公布最新血液制剂预估需求,向血液基金会增加订单。然而,目前全台血液库存量偏低,又以台北最严重,捐血中心呼吁国人踊跃捐血,提高血液库存量。

  • 作家小彤挺过12次化疗 突曝父亲死讯心碎发声:天崩地裂

    作家小彤挺过12次化疗 突曝父亲死讯心碎发声:天崩地裂

    两性畅销作家小彤(原名:杨美惠),今年初被诊断罹患有「癌王」称号的胰臟癌,在开刀切除肿瘤后,还需接受为期半年的12次化疗。今(24)日她发文透露,自己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化疗,但副作用却让她相当不适;此外,她更坦言在第11次化疗时父亲离世,让她感到「天崩地裂」。

  •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评估出血风险

    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时,病患出血风险将随之增加。长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教授曾庆平研究团队发现,存在于人类血小板中的Disabled-2 (Dab2)分子可调控血小板低下症病患的出血风险,具有开发为新的出血风险评估生物标志与作为降低出血药物标的之潜力,有望提供新的检验与治疗方式。研究成果获国际顶尖期刊肯定,已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 直击/陆弈静挥别血癌阴影 揪喜翔嗑火锅逗鹦鹉当顽童

    直击/陆弈静挥别血癌阴影 揪喜翔嗑火锅逗鹦鹉当顽童

    65岁「金钟视后」陆弈静热爱演戏,在《有生之年》、《不够善良的我们》以及卢贝松监制新片《台北追缉令》都有她的身影。近来她传出健康亮红灯恐有罹患血癌风险,不过时报周刊CTWANT在台北市大安区巧遇她与喜翔等人聚餐,看起来气色红润,开心逗弄店家鹦鹉,活力十足。

  • 疫苗救济审议黑箱 律师上书总统帮帮受害人

    疫苗救济审议黑箱 律师上书总统帮帮受害人

     新冠疫情期间,许多疫苗不良反应案缠讼至今,律师翁伊吟5月曾与立委共同揭发卫福部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审议小组(VICP)未公开会议录音,2小时审议90案等「黑箱」行径,但后来审议小组仍以「目前医学实证显示无关」断然驳回救济。翁伊吟23日写信至总统府向赖清德总统请命,盼公开审查录音及参考文献。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