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身体发炎的搜寻结果,共193笔
现代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会将姜黄入菜。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指出,姜黄含有姜黄素,能降低身体发炎反应,将姜黄融入饮食无妨,但料理用的姜黄,姜黄素含量不稳定,与临床所用、含量明确的萃取物,两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远,加上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想藉由吃姜黄保健,应先谘询医师的意见。
10月连假聚会、追剧、出游样样来,许多人「牺牲睡眠换快乐」,医师指出,长期睡不好,大脑会「未老先衰」。一项国际期刊研究指出,睡眠品质最差的人,其大脑老化程度几乎是睡得中等者的2倍,背后主因之一是「慢性发炎」。
常觉得累,小心身体处于慢性发炎状态中。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表示,慢性发炎如同星星之火,会渐进伤害血管内皮、干扰胰岛素与粒线体功能,加速老化与提高糖尿病、癌症风险,建议从「吃、补、睡、动、心」5面向来改善,饮食多蔬果有好油,更要运动、睡得好与适时纾压,这同时也是长寿之道。
肺癌是国人最好发的癌症。营养师吕美宝表示,最新研究发现,摄取优质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与以白肉或植物性蛋白为主要来源的人,可降低35%罹患肺癌的风险,死亡率下降29%,这凸显想透过饮食防肺癌,不单只是看总热量或营养素比例,食物的品质也很重要,品质越高,得肺癌风险就越低。
最近天气多变,不只偶有阵雨,连温度也忽高忽低,难免影响心情。营养师陈冠蓉表示,此时可用地瓜叶、黄豆、苹果、芭乐、柠檬等食材,自制一杯名为「绿拿铁」的蔬果汁,其含铁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植物性蛋白,帮助化解忧郁的情绪。
蔬菜含有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不过,营养师高敏敏分享有一位老爷爷每天喝蔬菜汤,血糖依旧狂飙,询问之后才发现,老爷爷喝的是整颗下去熬煮的南瓜汤,「南瓜是淀粉,根本不是菜」。
现代人易感压力大,家庭医学科医师宋晏仁表示,长期压力会影响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也是肥胖和糖尿病的共犯。他建议从运动、深呼吸、冥想、摄影、睡觉找到属于自己的高效休息方式,远离慢性压力的牢笼。
睡再久还是觉得累、身体经常酸痛、动不动就感冒,小心可能是身体正处于慢性发炎的状态。食安专家韦恩表示,食用鲑鱼、核桃、莓果、泡菜等8种食物,有如增加身体灭火队员,有助于改善发炎体质,而过量糖、加工肉、甜饮与反式脂肪,则是导致身体发炎的纵火犯。
为什么一样是照着「211餐盘」饮食,有人能轻松瘦下,有人却看不到成果?其实关键在食物的加工程度。国外研究显示,在健康饮食的大框架下,标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效果仍远不及低程度加工食品。专家解释,加工食品为了好吃,会额外添加糖、油等,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食物选择,应以原型食物为第一优先,其次是低程度加工食品,而超加工食品则应避免。
不少人为了控制体重、追求健康,选择採用间歇性断食法,省略早餐,不过医师刘博仁提醒,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身体发炎,而发炎就是老化的根源,还会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胆结石生成机率。刘博仁也分享自己早餐菜单,特别提到在喝下温开水后会补充好品质的油脂来利胆。
喝茶有助于延缓衰老,国外许多研究指出,绿茶、红茶都含多酚等植化素,有调节人体发炎反应、保护细胞等作用,已是目前科学界关注的天然饮品,每天约喝3杯茶或6至8公克茶叶的人,细胞老化速度可能更慢。
拒绝胰岛素阻抗与代谢脑雾,用对油很重要。医师刘博仁指出,沙拉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这些富含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精制种子油,若摄取过量、比例失衡,会使身体发炎、长期处于慢性氧化压力中,进而导致胰岛素阻抗,而胰岛素阻抗也会发生在大脑,导致代谢性脑雾。若摄取油脂稳定、不易氧化的橄榄油、苦茶油、酪梨油,就能减少体内发炎反应,保护血管与大脑健康。
姜常是料理中的配角。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表示,姜含有姜辣素,有助身体抗发炎。有研究发现,补充姜萃取物能改善大肠发炎,有可能降低罹患大肠癌,或摄护腺癌、肝癌与乳癌转移的风险;家医科医师陈欣湄则提醒,嫩姜要趁新鲜吃,否则可能产生不利于健康的黄樟素。
不少人以为低碳饮食能降低糖尿病风险,但吃法不对,反而增加风险。医师萧捷健分享研究指出,即使严格戒掉米饭、麵包等淀粉,但若吃下过量不好的动物性脂肪、缺乏纤维,就可能导致身体发炎,让胰岛素渐渐失灵,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44%。
看起来健康的食材不一定对人体健康友善,医师萧捷健指出,为了减重改变饮食习惯,却发现没有什么变化,很多时候是吃的食物误踩雷区,像是常被误以为是豆制品的豆轮,其实都是麵粉和沙拉油;百页豆腐虽是豆制品,但同样一堆油;而火锅店的冬粉常不是绿豆做的,而是由马铃薯淀粉制成,易造成血糖波动,可以透过煮熟时间来辨真偽。
现正值季节交替,不少过敏体质者,开始出现鼻塞、乾痒、打喷嚏等症状,对此,营养师高敏敏表示,除了用药控制,饮食上更要注意,务必少碰加工食品、不新鲜的海产、过量咖啡因、甜食等容易让身体发炎的地雷食物,再搭配良好的作息,都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改善过敏不适。
烧烤、油炸或甜食虽然美味,过量食用却会让肠壁发炎、毒素入侵,成为慢性病的隐形推手。中秋节即将到来,不少人也开始准备烤肉,营养师吕美宝建议,可搭配青花椰苗、紫高丽苗、新鲜生白萝卜片等富含萝卜硫素的蔬菜,保护肠道的同时还能协助肝臟解毒。
想要远离心臟病与癌症?或许可以从今天开始多吃豆类。根据近年发表于《营养学进展》(Advances in Nutrition)的一项综合分析指出,每天食用超过50克的豆类,可以降低6%的死亡风险。专家更点名5种对长寿特别有益的豆类,鼓励民眾纳入日常饮食。
3年前罹患扁桃腺癌,癌细胞扩散到淋巴,歷经2次大手术的「金钟主持人」陈凯伦,在病后更热衷公益活动。他解掉定存,自掏腰包出资百万、13日举办「金曲传爱‧壮世代公益演唱会」,邀金佩姗、杨怀民、金燕、大百合、马妞、张琴、刘明珠等资深艺人演出。
近年健康亮红灯、去年证实罹患12种疾病签下放弃急救书的马妞,今(13日)担任陈凯伦举办的「金曲传爱・壮世代公益演唱会」主持人,谈到近况,马妞坦言,查了一年都还查不到确切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