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铝价格的搜寻结果,共13

  • 不只贵金属独强 铜、铝钱景俏

    不只贵金属独强 铜、铝钱景俏

     花旗策略师预测,黄金走势一再创新高,而白银价格也触及逾十年来的高点,而近期贵金属的涨势将持续,还会带动铜、铝价格一併走扬。

  • 不只黄金一路创新高 分析师看好2大金属前景

    不只黄金一路创新高 分析师看好2大金属前景

    黄金走势一再创新高,而白银价格也触及逾10年来的高点。花旗策略师预测,贵金属的涨势将持续,并带动铜、铝等其他基本金属。

  • 《钢铁股》今年EPS拚翻倍增 大成钢量价衝4字头

    大成钢(2027)周二股价逆势走扬,触及40元关卡,成交量居个股第二。受到关税即将公布,台股高檔惴惴不安,大成钢挟带美国制造,加上关税不确定性降低,有望提升客户信心,量价齐扬状况下,下半年正面看待。法人评估,大成钢今年EPS挑战倍数成长,并将投资评等为强力买进,目标价达47元。

  • 美50%钢铝关税开铡 英留校察看

    美50%钢铝关税开铡 英留校察看

     全球钢铝业者再次被拖进关税恶梦。美国总统川普美国时间3日签署行政命令,4日起把所有进口美国的钢铝关税率从25%翻倍调高至50%,对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与韩国业者衝击最大,仅英国被课徵25%,暂时留在观察名单内。白宫并表示,已催促各国赶紧在6月4日前提出最佳贸易谈判方案。

  • 《钢铁股》大成钢Q1每股盈余0.67元7季高 下修财报盯2数据

    大成钢(2027)今年第一季营收成长双增双位数,推升毛利率、获利显着成长表现,EPS符合预期,单季基本每股盈余0.67元,创下七个季度以来新高纪录。美国关税谈判可望陆续达成协议,若投资环境仍佳,对后续几个季度出货仍可期,然关注各类投资是否持续观望缩手,若通膨持续上升、美国公债殖利率续涨,显示市场信心仍有所打击,美国制造业PMI可能持续在50之下,将不利于未来出货动能。

  • 《钢铁股》大成钢毛利率向上 法人首评喊买至52元

    大成钢(2027)为美国最大不銹钢与铝卷板之进口通路商,并跨足铝卷板制造。大成钢美国制造,公司不銹钢产品可以完全反映关税的影响;虽然铝原料进口将受到美国钢铝关税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微幅上升,惟公司铝品报价亦将完全反映关税,故产品毛利率趋势向上,涨价效应将于今年第二季完全反映。产业復甦之路尚需观察美国关税政策,但身为美国钢铝关税受惠者,考量大成钢产业趋势有利,本土法人首次评等为买进,目标价给予52元,不过须紧盯未来客户回补库存的意愿。

  • 大成钢、钰齐-KY 动能踩油门

    大成钢、钰齐-KY 动能踩油门

     大成钢(2027)补库存循环启动,出货动能延续;钰齐-KY(9802)受关税影响不大,今年秋冬款产能增逾3成,第一季为营运谷底。

  • 《钢铁股》出货动能不明朗 大成钢重挫摔1个月低

    大成钢(2027)视为高纯度美国制造概念股,随着美国关税增加,将提高美国本土制造业设厂需求,后续订单可期;但川普给予90天关税喘息期,加上各国谈判不确定亦不易,观察通膨预期持续上升及美国公债殖利率飙涨,显示市场信心已受到衝击,接下来数个月的美国制造业PMI可能持续在50之下,不利于未来几个季度的出货动能,本土法人下修年度营收、获利预估,并下调投资评等,不过目标价从45.7元略升至48.00元。

  • 权证市场焦点-大成钢 在美生产受惠

    权证市场焦点-大成钢 在美生产受惠

     美国总统川普将对加、墨、中等国家课徵高关税,引起产业震动,大成钢(2027)因在美国在地生产,反而受惠,股价连5日上涨达18.31%,成交量也扩大到7.2万张。

  • 《热门族群》大成钢逆飙3个月高 钢铁军团强悍抗空

    台股蛇年开红盘,国外不确定因素出笼,指数补跌重挫千点,盘中仍维持近900点跌点,电子股满目疮痍,封测、记忆体一片绿油油,钢铁股相对有撑,大成钢(2027)、大国钢(8415)衝锋上攻,大成钢强涨8%拉出长红K线,写下3个月新高点,2025年以来涨幅达22.31%。大成钢发言人林炳文表示,元月行情正常发挥,买气确立且延续復甦趋势仍要持续观察。

  • 美、加关税泥巴战 牛津:大宗商品市场最惨烈

    美、加关税泥巴战 牛津:大宗商品市场最惨烈

    川普政府对加拿大输美商品全面徵收25%关税,加拿大总理杜鲁道亦宣布对部份美国商品课徵25%报復性关税。牛津经济研究院2日发布最新报告,分析美、加互相提高关税的可能影响,真实中枪的标的是大宗商品,主要是加拿大强项的原油、铝、钢、木材,且加国出口要转移到其他市场将会很困难,将间接带来美国和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美加都面临重大损害的风险。

  • 绿色转型 没白吃的午餐

    绿色转型 没白吃的午餐

     「绿色通膨」(greenflation)于2022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月刊》标题后、开始引起广泛讨论;意指气候变迁的成本与代价,后扩充解释为因应气候变迁成本的增加,更普遍的说法是能源(绿色)转型或去碳化的代价。

  • 时论广场》绿色转型 没白吃的午餐(吴佩瑛)

    时论广场》绿色转型 没白吃的午餐(吴佩瑛)

     「绿色通膨」(greenflation)于2022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月刊》标题后、开始引起广泛讨论;意指气候变迁的成本与代价,后扩充解释为因应气候变迁成本的增加,更普遍的说法是能源(绿色)转型或去碳化的代价。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