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养心安神的搜寻结果,共09笔
今(23)日是象徵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中医师王大元表示,民眾可能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方面的问题,或因血管收缩,血压出现波动,宜喝桂圆红枣茶养神,或适量摄取水梨、萝卜、蜂蜜水等白色食材,并进行太极、慢跑,夜间则可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睡眠。
门诊中常有患者抱怨「浑身不太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生病,有人半夜睡不好、早上醒来还是觉得疲倦,有人经常感到胸口闷、心跳快,却检查不出心臟异常,也有人肠胃反覆不适,却无法用胃病解释。中医角度而言,自律神经失调与「肝气郁结」、「心神不寧」、「脾胃虚弱」、「阴阳失调」都有关系,当身体受到过度压力、情绪困扰或长期疲劳,会导致气机阻滞、阴阳失衡,进而出现睡眠障碍、心悸头晕、肠胃紊乱等问题。
今(22日)是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医师刘博仁指出,这时候身体容易出状况,睡不好、心烦气躁、拉肚子都找上门来,他建议别猛灌冰饮、不要吃太冰或太辣、不要爆汗运动、不要猛吹冷气,若吃西瓜消暑,建议不要冰着吃、空腹吃。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今天(7日)节气来到小暑,此时气温高、多雨、溼度大、天气闷热,气压低,中医师表示,小暑对应人体的「心」与「脾」,夏天阳气旺盛,心火容易亢盛,加上溼气重亦会影响脾胃功能,时常使人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烦躁等问题,因此养生重点在于清热解暑、健脾祛溼、养心安神。
夏至是整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气温也将一路热到立秋。中医师分享,最近有患者因长时间室外工作,大量流汗后全身无力、头晕心悸,几乎无法上班工作,经诊断后为夏季中暑,经刮痧和针灸后,不适症状减少8成,请患者回去续服中药,下周回诊时已无不适。
今天(5日)是立夏,象徵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日照时间延长,万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中医认为,立夏属于阳气渐盛的时期,容易出现心悸、失眠、口舌生疮、疲倦乏力等症状,应注重养心安神,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以适应季节变化。
癌症是国人十大死因之首,病患在化疗过程中,因副作用造成的症状包含噁心、呕吐、食欲差、白血球与血小板降低、贫血等,而化放疗后出现的失眠、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状更是抗癌之路的阻碍。中医师表示,透过中药、针灸及穴位按摩,都能有效缓解,使癌友有体力完成疗程。
豆浆是许多人心中的健康饮品。营养师高敏敏表示,喝豆浆具预防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帮助瘦身的潜在功效,值得于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她并推荐豆浆6搭配,不仅好喝还更健康,其中像是加入姜黄,有助于抗发炎、促进消化;添加香蕉,能快速补充能量又甩肉。
因应季节转换,台南晶英酒店二楼中餐厅「晶英轩」即日起推出「食在潮汕」华夏经典菜式,由来自福州的宴会厅资深主厨潘锦亮与厨艺团队共同掌村,将海鲜、素菜、滷水以正统清香的潮汕口味呈献,主打健康养身、重汤轻油、清爽开胃等特色,符合现代人日常轻量的饮食趋势,包含潮州打冷「滷水鹅」与「墨鱼」、「水瓜烙煎饼」、「鸭母捻」等共七道功夫菜,每份158元起,再搭配春天安神温补的「百合莲子炖鹌鹑」、「雪梨苹果炖猪腱」等有助于调整体质兼养顏美容的汤膳,每盅1,0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