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马光中医诊所的搜寻结果,共41笔
登山、健走是相当受欢迎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强化心肺功能、提升体力,还能纾解压力,但若没做好准备、忽略身体负荷,容易导致运动伤害。常有患者到了诊间就抱怨「医师,我下山的时候小腿外侧痛到不能走」、「我去爬山脚踝扭伤了」等。中医师提醒,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伸展,选择合适的鞋袜,别勉强攀爬或快速下坡,并且要补充水分、使用登山杖。
「医师啊!我最近肩颈好紧,我是不是快中风了」?五甲马光中医诊所医师王维瀚说,这是门诊最常听见的抱怨之一。肩颈酸痛已是现代人通病,长时间滑手机、久坐电脑桌前,让肩颈肌群持续紧绷,恐演变成固定疼痛,甚至引起头晕、头痛,甚至睡不好。
越来越多银髮族和忙碌的上班族疯「超慢跑」,医师提醒,超慢跑属于心肺有氧,并无法取代所有运动,人的肌肉在30岁后逐渐流失,需要的是「重量训练」,如哑铃、杠铃、腿推机、伏地挺身、深蹲等,让肌肉出力,才能强壮与雕塑身体,达到抗老化、顾关节等效果。
近年大眾风靡「超慢跑」,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身体负担极低、人人都能进行,特别适合没有运动习惯、中高龄长辈、膝盖或关节敏感者。医师指出,超慢跑有助保护肌肉关节、促进心血管健康、改善认知功能,但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每天5分钟开始,渐渐增加时数到15分钟、甚至一小时,步伐速度也可从每分钟120步,慢慢增加至180步,切记超慢跑前要先暖身,避免运动伤害。
台湾盛产水果,天气热,西瓜、芒果、凤梨、荔枝等水分多的水果,成为民眾消暑解渴的最爱。水果确实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但中医师提醒,夏季水果虽有清凉退火的效果,若忽略自身体质与吃进的份量,反而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或过敏,唯有「对症选择」才能真正养生。
熬夜的代价,比你想像的更高!研究显示,长期失眠或睡眠不佳的人,普遍有更高的慢性疼痛风险。医师提醒,一旦睡眠品质长期不佳,身体的修復机制受影响,不仅会导致慢性筋骨疼痛,包括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关节炎等,还会让皮肤老化速度加快,容易出现黑眼圈、皮肤暗沉、乾燥等。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今天(7日)节气来到小暑,此时气温高、多雨、溼度大、天气闷热,气压低,中医师表示,小暑对应人体的「心」与「脾」,夏天阳气旺盛,心火容易亢盛,加上溼气重亦会影响脾胃功能,时常使人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烦躁等问题,因此养生重点在于清热解暑、健脾祛溼、养心安神。
夏至是整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气温也将一路热到立秋。中医师分享,最近有患者因长时间室外工作,大量流汗后全身无力、头晕心悸,几乎无法上班工作,经诊断后为夏季中暑,经刮痧和针灸后,不适症状减少8成,请患者回去续服中药,下周回诊时已无不适。
根据国民健康署统计,台湾成年人过重及肥胖比率达47.9%,约每2位成年人就有1位体重超标,不仅会影响外观,更与慢性疾病息息相关。中医师指出,肥胖是体质失调造成,因此应重新调整身体内部平衡,透过增加代谢、降低食欲、排除痰溼水肿等方式,从根本改善体质,以达到健康瘦身效果。
卫福部国健署统计,台湾成人过重及肥胖比例达47.9%,约每2名成年人就有1人体重超标。中医师表示,除了疾病与药物因素,民眾若有代谢功能低下、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堆积等体质失调问题也可能导致肥胖,此时可藉由中药调理、埋线治疗、针灸减重等方法帮助改善体态。此外,如有减重需求者,平时宜按压「内关穴」、「足三里穴」、耳穴的「胃点」、「饥点」、「内分泌点」,有助于控制食欲、保健肠胃。
本周六是端午节,粽子成为家户端上桌的传统美食,但粽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质地黏稠又富含淀粉,常搭配五花肉、咸蛋黄或红豆沙等馅料,使人体难以吸收,易导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中医师提醒,消化问题与脾胃功能有关,民眾吃粽子后若出现消化道不适,可透过按摩穴位、服用中药茶饮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今天是母亲节,对于即将进入熟龄期的妈妈,将面对生命周期最大的转变「更年期」,因女性荷尔蒙变少出现生理、心理不适的现象,尤其正值更年期的妈妈遇上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双方都面临荷尔蒙的变化,就像家中有两座火药库,随时会引爆。医生建议此时的妈妈,可以适时补充女性荷尔蒙,同时透过调整饮食来减缓症状,慢慢调适一连串的身体变化。
今天(5日)是立夏,象徵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日照时间延长,万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中医认为,立夏属于阳气渐盛的时期,容易出现心悸、失眠、口舌生疮、疲倦乏力等症状,应注重养心安神,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以适应季节变化。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医师指出,此时气温逐步升高,溼度及温度两相提升,溼邪及热邪交织作乱,原本身体若不适,尤其是肠脾胃症状会加剧,呼吸系统问题将演变成皮肤搔痒等过敏反应,提醒及时遏止,避免病情蔓延至炎炎夏季。
愈来愈多人为了补偿白天被工作占据的时间,深夜滑手机、追剧至凌晨,形成「报復性熬夜」恶性循环。中医师指出,长期熬夜会衍生各种睡眠障碍,导致肝气郁结,可透过穴位按摩、泡脚与建立正向生活态度改善睡眠品质,摆脱熬夜对身心的慢性消耗。
受关税政策衝击,近期台股震盪剧烈,许多投资人面临高压情境,担忧可能因财富损失而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失眠。中医师建议每日按压合谷穴、内关穴、神门穴3~5次,每次5分钟,快速缓解压力。
母乳被视为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对妈妈也有益处,不少研究发现,喂母乳有助于减少癌症发生。妇产科医师表示,30岁以后若还未生产亲喂母乳,相较有喂母乳的女性,会增加2~3倍得到乳癌的机率。
迎接新生儿是喜悦的事,不过产妇产后多担心碰触坐月子期间不能吹风、不能洗头等禁忌。中医师表示,如今时空背景不同,古代自来水不发达,也没有空调,容易有感染和受寒风险。事实上,只要避免外出受风寒即可,至于补身的月子三宝「麻油、酒、老姜」则不宜急着食用,避免恶露增加。生产后,子宫恢復大约需要6周,也就是42天内,是坐月子黄金期,中医师建议,这期间多休息、吃得好,就能更快恢復得好。
春天受到气温及环境影响,此时人体的肺臟、脾臟最容易生病,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以及肠胃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师建议,民眾可以透过规律作息、按摩穴位、循节气敷贴3招达成,增强免疫力并预防相关疾病。
春雷一响迎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是「惊蛰」节气,代表春回大地,气候逐渐回暖,冷暖空气交替,也是各种细菌病毒的活跃时节。医师提醒,随着气候变化,容易出现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因此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切勿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