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髋骨骨折的搜寻结果,共14笔
新北市今(30)日发生一起三贴车祸意外。一名张姓女骑士,上午7时许载两名孩子上课,于中和国小前左转时与对向周姓男骑士对撞,张女受轻伤,周男则因骨折送医。经警方确认,两人均无酒驾情形,详细肇事责任仍待进一步厘清。
全台透析患者近9万人,其中半数有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0年死亡率几乎高达100%,及时找出风险,提早预防是关键。三总15日正式发表全台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可即时预测血钾异常、贫血或骨松等,还能设置开药提醒,即时查询其他科别的医疗处置。
全台透析患者近9万人,其中半数有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0年死亡率几乎高达100%,及时找出风险,提早预防将是关键。三总今(15日)正式发表全台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可即时预测血钾异常、贫血或骨质疏松等,还能设置开药提醒,即时查询其他科别的医疗处置。
桃园23岁邱姓男子单方面疯狂追求已婚女子遭拒,多次到她上班地点骚扰,该女日前提出《跟踪骚扰防治法》告诉并声请保护令,导致邱男不满,23日晚间竟趁女子与男性友人下班时,开车二度衝撞2人共乘的机车,导致双方和1名路人遭波及受伤,警讯后将邱男依杀人未遂罪嫌送办,检方复讯后声押获准。
臺北荣民总医院院长陈威明,享有「医界最佳CEO」的美名,日前以「唯变不变」为题,分享从医理念。他常鼓励医者要创新,不要抹杀年轻人的创意。多年前他为保住骨肉癌病童的腿,发挥创意移植了成人的上臂骨,打造出「长短脚怪物」,却也让孩子顺利长大,更从医学院毕业。创新能改变一个病人的一生,这是外科医师最快乐的事。
人口老化进程加速,台湾60岁以上每6人即有1人罹患骨松,其中女性每3人就有1人,男性则是每5人就有1人。今年3月起健保扩大给付骨松药物,病患有骨折风险,不必等到发生骨折就能用药;已骨折的病患若周边骨发生骨折也可使用,降低失能死亡的风险,预计13万人受惠。
人口老化进程加速,台湾60岁以上人口中,每6人即有1人骨松,其中女性占8成,每3人就有1人,男性则是每5人就有1人。今年3月起,健保扩大给付骨松药物,病患有骨折风险,不必等到发生骨折就能用药。已骨折的病患,不必等到大骨骨折,周边骨发生骨折后也可使用,降低失能、死亡的风险,预计13万人受惠。
台中市27岁陈男驾驶轿车,日前行经神冈区中山路与民生路口要左转时,与骑乘微电车的49岁郑姓女子发生碰撞,郑女受伤骨折、颅内出血送医,车祸画面今天曝光,引发网友讨论,警方正持续厘清肇事原因。
长年茹素的张奶奶感觉自己「老倒缩」变矮了、站不稳,最后跌倒骨折开刀,除了药物治疗帮助增加骨质,台中荣总嘉义分院骨科主任孙弘谚建议她多补充紫菜、黑芝麻、豆类、无花果等高钙食物,走路、爬楼梯保持行动力,张奶奶腰酸背痛减缓,愈来愈有活力。
与其每天1杯手摇饮,不如纯喝茶。减重医师蔡明劼综合过往研究,指喝茶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与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常喝茶有助预防肝癌、肺癌、食道癌、乳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每天喝4杯以上者,10年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17%。
骨质疏松与癌症骨转移的患者,多会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来强化骨本,却也可能造成颚骨坏死副作用,台大医院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师李正喆指出,部分诊所医师担心产生医纠,婉拒这两类病人,病人全涌向大医院,有如「牙科人球」,以他而言,20年来即约收治约1300例的颚骨坏死患者,这可能创全球单一医院收治最多颚骨坏死病人纪录。
云林县麦寮乡浊水溪出海口今年2月发现1只被鸟网缠住的草鸮,由于翅膀受伤送至南投野生动物急救站治疗,其恢復情况良好,22日急救站将草鸮送回浊水溪出海口野放,麦寮乡麦仔簝协会表示全台草鸮只剩下5、600只,属濒危动物,将透过脚环、发报器追踪,长期记录关注其生态。
有些人不敢喝茶,担心会骨质疏松。台湾本土研究发现,喝茶的人有骨质疏松症的机会比较低,尤其是59岁以下的喝茶的人下降更明显,国外研究也指出,喝茶的人骨质疏松与骨折的机率都比较低,每天喝茶少于4.5杯,也就是适量喝茶,对骨骼健康有帮助。
台中荣民总医院与宏碁智医携手研发,名为「VeriOsteo OP」(中文名称:智骨筛)的智慧医材软体,16日举行记者会;藉由1张胸部X光影像可于30秒内快速检测民眾是否有骨质疏松症状,大量快速有效筛选出疑骨松民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