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黑便的搜寻结果,共68笔
24岁小美近半年来常感到疲倦、专注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难以入眠,还合併不寧腿症状,求诊后才发现元凶是「缺铁」,且血红素检查数值正常,属于「非贫血性缺铁」,长期被忽略。专家指出,缺铁不只会贫血,还会影响情绪与专注力,很多人第一时间以为是压力、焦虑或身心疾病,但有时可能是营养失衡导致。
卫福部常务次长庄人祥上月证实罹患胃癌,目前已完成治疗,消息曝光引发各界关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提醒民眾,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被误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若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闷痛、体重减轻、黑便或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此外应减少摄取腌渍、咸食、烟熏及加工食品,并养成使用公筷母匙的习惯,以降低幽门杆菌感染机率。
一名肾功能不佳的长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某次感冒后自行买药吃,才吃1、2包就解黑便,接着尿量减少、水肿,送医后诊断为肠胃道出血、急性肾衰竭,原来他的药里含有止痛药成分。专家表示,其实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本来只是简单的感冒、痛风,演变成住院2、3周,甚至因肾功能无法恢復,长期洗肾。
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庄人祥,日前于脸书证实于去年初罹患胃癌,目前身体恢復状况良好,相关贴文引发外界关心。根据113年国人十大癌症死亡统计资料指出,每年超过2,000多人死于胃癌。医师就提醒民眾应「定期检查」、「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以及「落实健康生活型态」以及才能有效降低胃癌威胁。
上完厕所看一下再冲水。最新研究发现,有接受大肠镜检查的50岁以下成年人中,出现直肠出血症状的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比没有此症状的人高出8.5倍。医师提醒,上完大号后,若擦拭的卫生纸有鲜红色血液、解黑便,或是肛门流出血液,都可能是直肠出血,甚至是大肠癌的警讯,应及早就医。
高雄蔡姓男子和潘姓妻子没按时喂奶给2个月的男婴,导致他营养不良,蔡男甚至还动手殴打男婴,甚至没做好防护措施,让男婴从床上摔落地面。高雄高分院审理后,依妨害幼童发育罪,判蔡男2年半徒刑,蔡男案发后羁押至今,法官怕他再犯,从25日起再延押2个月。
对台湾同志来说,这是一条漫长的情感与人权奋斗歷程,但对离岛金门的圈内人而言,却是条茫茫人生的不归路。
63岁的廖先生有多年抽菸习惯,近1个月出现体重减轻与吞咽困难的情形,仅能进食软质、流质食物,经检查确诊为第3期食道鳞状细胞癌,随即拟定治疗计画,安排前导性同步放射线与化学治疗结束,后续将接受食道切除及重建手术,目前第1阶段治疗结束后,肿瘤部分缓解,已恢復正常饮食。
无论是消炎药或止痛药都不能乱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泰国一间诊所「KimhanMedical Clinic」收治一名老妇,她日前胃痛就医被诊断出胃炎,医师开药后她过量服用,过了3天竟吐了近1公升鲜血,还拿塑胶袋装,再紧急就医。该诊所医师在官方脸书晒出惊悚画面,呼吁病患应遵循医嘱,勿乱用药。
57岁「荒谬大师」沈玉琳上月底因身体不适而住院,昨(6日)晚间他亲自证实罹患白血病(血癌),为配合治疗,暂时无法出现在幕前。其实,过去罹患血癌的公眾人物并不算少,前主播刘忠继2022年确诊,抗病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
洗肾病友逾8成贫血,医师示警,贫血也可能是肿瘤警讯!一名50岁肾友,长期洗肾合併贫血,近日感到异常疲惫、贫血未改善,转介至消化内科,发现他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口径变细,进一步安排大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肿瘤,原来贫血主因是大肠癌,紧急手术。
台湾洗肾人口超过9万人,慢性肾臟病会引起贫血,一般可藉由施打红血球生成素改善。但近来有一名50岁洗肾患者,常常感到疲惫,且贫血症状持续未改善,经转介到消化内科进一步检查,才发现贫血主因是大肠癌。
20岁大陆网红「亮晶晶的雯仔」(小雯),1年半前被诊断罹患胃癌,常在社群分享抗癌过程,引发关注,家人日前证实小雯已在今年7月20日病逝。医师表示,上腹疼痛、胀气、食欲差、解黑便,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其中高达6成胃癌患者有上腹疼痛情况,提醒若吃抗胃酸药,仍无法有效改善,应及早接受胃镜检查。
60岁黄女士2年前因为上腹部持续闷痛2周,虽然食欲与体重没有变化,但服用胃药后却未改善,因此到医院就医。在医师建议下,她接受胃镜检查,没想到在胃的下端发现一处边缘不规则的小溃疡,医师安排切片检查,最后病理报告显示为罕见的「印戒细胞型胃癌」。所幸发现得早,黄女士在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后,身体顺利恢復,目前追踪两年皆无復发迹象。
吃药时一定要多喝水。肝胆肠胃科医师谢文斌分享收治2名年轻女子,都是因胸口剧痛,进食后疼痛难耐就医,询问之下,两人的共通点是个性急、吃饭快、吃药时没喝足够的水,之后没有保持站姿或坐姿,因此药物卡在食道上,引发局部腐蚀,导致药物性食道炎,严重甚至会解出黑便。
前总统陈水扁今(16日)在脸书PO出一张照片,他憔悴地躺在床上,称自己因多天血便,已切除8颗瘜肉,现在等病理切片结果。对此,医师表示,9成以上胃瘜肉都是良性的,成因可能与体质、常吃制酸剂有关,但若直径超过1公分,仍有近5%有癌病变可能,会直接以内视镜切除。
胃癌早期难察觉,症状出现通常为时已晚。营养专家洪泰雄指出,胃癌相当会偽装,许多症状常被误以为是小毛病,例如食欲变差、容易饱、上腹闷痛、贫血、体重减轻,等到吐出黑色食物、排黑便,才惊觉可能出血。等到发现异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
很多人以为肝臟出问题,只会让人感到疲倦或皮肤变黄,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肝臟是人体的代谢工厂,若肝功能变差,排尿、排便习惯可能跟着改变,尤其是有脂肪肝、酗酒史或肥胖的人,在出现腹泻、便秘、黑便、茶色尿与尿味变臭等情况时,更要视为警讯,这有可能代表肝臟正在求救中。
台中40岁黄姓女子是上班族,因工作压力大,造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原本还能进食,没想到溃疡愈来愈严重,吃什么吐什么,到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因严重溃疡导致肠阻塞,1个月瘦超过5公斤。医师进行肠胃道绕道手术,患者才逐渐恢復康復,在劳动节前夕,医师提醒,劳工朋友如果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即早就医,更要适时纾压,才能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