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DRGs的搜寻结果,共09笔
112年度医院评鑑结果,台北区医学中心打破上限增至10家,卫福部长石崇良直言「过多」,未来将回归8家名额,有2家医学中心下次评鑑将掉下来。医界人士担忧,若限制名额、将沦为排名赛,各医院势必争得你死我活,恐不利医疗常态化发展;民团则认为,回归上限名额是正确方向,呼吁卫福部订定明确做法及配套。
全民健保今年迈入30周年,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今(26日)出席《以医弘道.守护善念:良医的养成之路》新书座谈会,透露当前的医疗困境。健保制度影响年轻一代职涯的选择,虽然健保不会倒,但「正派经营、真歹经营」的医院可能会倒,医疗生态也会变,未来特殊的科别恐怕会消失。他支持健保推动以价值为基础的支付,健保给付应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让价格引导年轻人的选择。
健保点值直直落,医界频喊废除总额制度。健保迈入30年,健保署长石崇良推改革方案,下半年研议将住院诊断关联群DRGs涵盖率,从2成扩大至4成,明年上路;慢性病论人计酬bundled payment则于下半年试行,明年扩大。未来制度成熟,可望废除总额制度,避免健保如脱韁野马不断涨保费,加剧民眾负担。
健保总额控管医疗支出,点值滑落对医疗生态造成影响,医界出现检讨健保总额存废的声音。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点出医院困境,问题就在总额要求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对于总额的改革,健保署长石崇良首度透露,当DRGs(包裹式给付)推动成熟时,也许就是总额打开的时候。
2024台湾医疗科技展于5日盛大开幕,为让民眾充份了解台湾医疗科技进步的现况,长庚医院今年再度全体系动员,包括林口、基隆、桃园、云林、嘉义、高雄、土城、凤山、台中仁爱等院区,并结合长庚医学科技公司,透过「特色医疗」、「智慧医疗」、「创新研发」及「公益长庚」四大专区、48项主题特色,共同展现长庚医院全方位医疗创新的亮眼成果。
立院通过保障点值1点0.95元的主决议,健保署未来将保障鼓励多做的项目,而有过度医疗疑虑的检验检查则不保障,且要扩大住院DRGs支付制度。但学者建议推动精准风险评估,不仅能避免过度医疗、改善点值、知道哪些药该进场退场、药价怎么调整,也能避免DRGs制度扩大后,医院拒收高风险病人的窘境。
立院通过保障点值1点0.95元的主决议,健保署未来将保障鼓励多做的项目,而有过度医疗疑虑的检验检查则不保障,且要扩大住院DRGs支付制度。DRGs制度优点是包裹式给付,把病人照顾越好,收入越高,缺点则是难治的病人恐沦人球,医院不愿收。学者建议推动精准风险评估,不仅能避免过度医疗、改善点值、知道哪些药该进场退场、药价怎么调整,也能避免DRGs制度扩大后,医院拒收高风险病人的窘境。
立法院16日通过主决议保障健保点值,要求卫福部在明年6月底前,达到1点0.95元目标。健保署长石崇良透露改革方向,未来对于需要鼓励的项目将提供好的点数或点值保障;检验检查不予保障,维持浮动,避免过度医疗导致财务失控;近期也着手扩大住院DRGs支付制度。
立法院日前通过健保点值「1点0.95元」的主决议。健保署透露,未来检验检查项目将不予保障,以避免过度医疗。民团认为,在论量计酬的健保框架下,此举只是声东击西,反正最后平均点值仍会达到1点0.95元。现行支付标准已超过10年未检讨,建议政府从支付层面着手改革,才能真正避免医疗衝量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