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時期,武將年羹堯戰功赫赫,成為皇帝的寵臣之一,最終卻因傲氣喪命,也為家族帶來禍端。他的哥哥年希堯也受到牽連被革職,不過卻很快又獲得重用,原因在於年希堯性格溫和,不像年羹堯那樣的跋扈,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用在了其他領域的研究上,醫術、繪畫、音樂、陶瓷製作樣樣全能,可謂全才。

根據《搜狐網》歷史專欄報導,年希堯自幼受良好家教,聰慧博學,科舉中進士後,先後在多個重要崗位任職,在雲南任同知時,推行農業改革、創辦學校、整頓治安,被譽為清官。他性情溫和,不喜權鬥,在官場上格外低調。

對仕途不太熱衷的年希堯,更愛藝術與學問,不僅是廣陵琴派的傳人之一,畫作也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年希堯在醫學方面也有不小的造詣,常與名醫切磋,並編寫醫書,為後世留下醫學寶貴知識。

因弟弟年羹堯被賜死罪,年希堯一度被革職,但很快就又獲得雍正的信任,再次被任命多個重要職位,除了能力出眾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為人謙和、不爭功名,和一些權臣不同的是,年希堯性格溫和到有些糊塗,但正是這種糊塗的特質,讓雍正帝看中了他。

其次,是優秀的燒瓷能力,年希堯在擔任景德鎮督陶期間,研發出的「胭脂水」花色,深得雍正喜愛。年希堯除了做好份內工作外,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其他領域的研究上,不僅讓雍正放心,也讓他沒有被嚴懲的理由與把柄,才能在弟弟被賜死後,保全了自己,還重新得到重用。

#年羹堯 #年希堯 #雍正 #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