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昨公布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儘管2月有工作天數相對增加、5G基礎建設、新興科技依舊暢旺等利多加持,但燈號依舊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憂心,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已延燒到歐美,3月以後國內製造業景氣將難逃「負面」衝擊。
2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在上述利多加持下,由1月的8.75分,增加2.95分至11.7分,燈號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表示,若排除農曆春節因素,今年前2個月製造業相關數據較去年同期佳;不過,疫情3月中旬起在歐美地區快速擴散,迫使歐美主要國家陸續進入緊急狀態,經濟活動停擺,加上油價大幅走跌,對未來國內製造業景氣產生負面衝擊。
服務業恐空到疫情結束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以「短多長空」,來形容疫情發展下的製造業景氣,短多是因為大陸2、3月主要城市的復工狀況不如預期,很多製造業生產轉單到台灣;至於服務業的表現,吳大任認為,會一直「空」到疫情結束。
隨歐美封城、下禁足令,吳大任認為,製造業景氣4月已經反轉了,美國近2周內初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逼近千萬人,這是前所未見的狀況,「失業哪有錢消費,也不敢消費」,歐、美終端消費市場熄火,衝擊全球經濟,進而影響我國出口貿易,台灣製造業的景氣「慘況」即將來臨。
廠商看壞拖累經營指標
台經院進一步解釋細部產業,製造業景氣信號值還能維持上升,主要來自半導體受惠5G基礎建設、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加上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增加,晶圓代工、IC封測等產量明顯增加,不過,全球疫情擴大恐衝擊終端電子產品需求,台經院表示,廠商看壞未來景氣,拖累了經營環境面指標。
對於新冠肺炎對資通訊(ICT)產業影響,資策會表示,大陸的ICT製造3月中已經接近完全復工狀態,第2季在趕工下預計將獲得回補。然而歐洲與北美地區疫情趨於嚴重,訂單能見度將大幅降低,讓大陸ICT代工廠充滿不確定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