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本周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通膨壓力延續時間比預期持久」,物價上揚問題主要受供應鏈瓶頸因素影響,超級鴿派的鮑爾言論轉強硬,導致美股大跌。另記憶體廠美光認為PC客戶面臨其他零件短缺導致對記憶體拉貨減少,營收與獲利將低於市場預期,科技終端需求自下半年起成長停滯,半導體卻一直處於缺貨漲價樂觀氣氛中,是否隱含未來半年的庫存調節壓力成為多空爭論焦點。

無獨有偶,Nike也宣布因為越南廠生產基地受疫情中斷加上貨運時間拉長,預估未來幾季,所有地區都將受短期庫存短缺影響,由於Nike是美國經濟解封重要消費運動產品代表股,讓市場憂心對美國第四季消費旺季變數。

利多方面,10月初開始公布9月營收,大多數半導體廠商可望續創新高,10月中旬台積電的第三季財報與法說未來展望,加上9月股價大幅度修正,營收題材到法說展望有機會啟動波段反彈。傳產航運貨櫃與散裝營收也可望續創新高。

中國投資吸引力降低,限電只是眾多變數之一,美中貿易戰後中國生產基地成本優勢降低,台灣企業將擴大投資台灣,資金人才會持續回流台灣。

中國政策風險與不確定性:下半年起中國從限制補教與網遊後,持續推出多項政策,而在媒體控制、大外宣以及其內資護盤機制下,恒大地產案、中國限電案等都出現許多「低級紅高級黑」分析誤導事實…,事實就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而且會蔓延衝擊全球經濟。

對於中國相關新聞真的要多思考反覆求證,例如中國稱美國對孟晚舟指控純屬捏造,美加任意拘押是迫害中國公民,目的是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孟晚舟回中國的24小時內,央視新聞官方微博連續發佈27條相關微博,將其成功回國稱為「強大中國的勝利」。同理,共同富裕、拉閘限電、香港地產等都有不同的解讀空間。

投資策略:

9月高點17,633點低於7月高點18,034點,台股指數轉弱下探支撐,17,200點為反彈震盪位置。半導體多空論戰,多空各有所據但短線空頭力量大,外資賣超台股,上次台積電漲價挽救指數下跌,這次注意10月14日台積電第三季財報與業績展望。

三能概念股方面,包括節能、儲能、創能等概念,能源股短線獲利佳,中期抗通膨,長線聚焦新能源發展的投資機會,從天然氣到電動車電池,能源是短線市場焦點。

傳產塑化、資產與航運,國際油價上漲,主要力量是全球用油實質需求回到正常,美國原油庫存量持續下降,台塑第三季本業與業外均成長。營建資產受惠通貨膨脹壓力創造保值需求,如台積電高雄設廠引爆房市熱情,而航運則有營收與獲利利多,加上股價處於相對低檔位置,也有表現空間。

#航運 #傳產 #中國 #變數 #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