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港媒報導,林鄭月娥6日上午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全文共十章、約3.4萬字,內容涵蓋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建設宜居城市、持續改善民生等。

在「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專章其中一個段落,林鄭月娥針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議題,除提及擴大人民幣業務,另外四大發展方向分別為:一、支持港交所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上市制度。二、透過考慮稅務寬減,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進駐香港。三、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展開合作,並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四、推動跨境金融科技,與大陸積極研究建立一個一站式沙盒聯網。

另一方面,公開數據顯示,香港從2019年到2048年的土地短缺,約為3千公頃,因此施政報告有一連串措施,都是要增加未來土地供應。林鄭月娥提出,要在元朗區、北區內打造「北部都會區」,占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並形容未來發展可媲美「維港都會區」,建成後並提供92.6萬個住宅、65萬個工作機會。

#都會區 #香港 #土地 #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