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統計處指出,對大陸出口年增率雖達5.7%,卻是22個月以來首度成長幅度低於雙位數,主要原因為大陸市場需求轉弱,導致光學器材如電視面板、鏡頭等出口呈現疲軟。
統計處進一步分析,從近兩年出口表現觀察,我對陸出口增幅近期逐步收斂,在2020年2月~2021年12月,增幅皆為雙位數,但去年11月18.9%、12月16.2%,已有逐漸下滑的跡象,元月更失守雙位數大關。元月對東協出口值為67.9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則為22.7%。財政部分析,由於台灣、東協、大陸的半導體三角供應鏈成形,因此台灣對東協電子零組件外銷年增8.6億美元,推升出口值,至於金屬品、礦產品等傳產貨品主要市場國本來就是東協各國,在國際原物料價格攀升的趨勢下,自然帶動我對東協出口表現。
至於對日本(26.6億美元)、美國(62.7億美元)元月的出口規模,皆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各為14.6%、34.2%,皆呈雙位數成長。台灣對日出口成長的原因,同樣是原物料價格居於高檔,連帶提升我國的金屬製品、礦產品報價,兩項產品出口值皆年增0.9億美元。而對美出口成長主因美國持續布建5G設備,推動數位轉型,帶動資通訊產品外銷美國金額,年增4.1億美元。
此外,我元月對歐洲出口規模為35.2億美元,年增率為25.8%。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