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第2季GDP增長0.4%,比第1季4.8%明顯回落,為疫情以來增速最低,拖累上半年僅增長2.5%。在烏克蘭戰爭和新冠疫情重大衝擊下,大陸有效控制通膨,並維持GDP正成長,相對全球大型經濟體,表現還不算差。展望第3季外資將繼續投資中國企業,出口也可望更加強勁,內需消費表現將成為經濟能否復甦的關鍵。

推動新型消費成長

大陸部分經濟指標於4月跌至谷底後,6月出現回穩的積極信號,為下半年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工業在4月出現負增長,但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6月大幅增長16.2%,尤其亮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月出現最深跌幅,也在6月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

大陸工業生產指標很快就由負轉正,關鍵在於大陸供應鏈的穩定暢通。經歷近半年的疫情防控,各地方政府已摸索出一套平衡疫控與經濟活動的經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已恢復正常生產,汽車、積體電路等重點產業鏈產能全面恢復。大陸政府正協助各大中型城市建設一批集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功能於一體的城郊倉儲基地,確保未來再度出現緊急狀況時,消費品流通能不斷不亂。

數據顯示,大陸上半年外貿,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進一步取得9.4%的增長。其中,上半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項下大陸出口享受關稅減讓7.1億元人民幣,與RCEP成員國貿易額同比增長5.6%。此外,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貿易增速也高於整體。預估隨著外貿訂單回流、物流及時修復,下半年大陸外貿走勢將更加樂觀。世貿組織日前將全球貿易增速預期從4.8%大幅下調至3%左右,但RCEP、「一帶一路」等帶來的強勁動力,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支撐力量。

不過,與上半年出口增長13.2%相比,進口僅增長4.8%;此外,上半年大陸消費數據同比下降0.7%,反映內需出現問題。為此,大陸下半年的政策重點將是「促消費」,目前,多數商品零售在政策鼓勵下已有所回升,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和餐飲等服務消費改善尤為明顯。

大陸內需市場擁有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但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大陸的消費能力仍然偏低。下半年大陸各地方將布局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使5G網路、物聯網等覆蓋核心商圈,從而推動新型消費成長。

縮短城鄉數位鴻溝

今年以來大陸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兆元人民幣大關。目前大陸已建成並開通185.4萬個5G基站,其中第2季新增基站近30萬,計畫全年完成60萬個新建基站;「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其中第2季新增項目700個。這些「新基建」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將縮短城鄉之間的「數位鴻溝」,使鄉鎮的消費潛力得以充分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近期出現多起「停貸」風波,顯示大陸房地產市場「高周轉、高槓桿、高收益」的擴張型發展模式出現警訊,會不會連動衝擊銀行業,將是北京決策階層的考驗。不過,大陸金融實力仍然強勁,應可妥善處理。

人民幣近期表現強勢,加上美國股市持續暴跌,大陸已成為全球流動資金的避險地。隨著上海解除封控,美國市場重慶長安汽車股價上漲6成,理想汽車上漲5成,漲幅名列前茅。6月美國標普500指數股價上漲率排名,中國企業在前10位中占據9席。日經新聞引述大和證券分析,中國將對下半年全球經濟起到拉動作用。

大陸距離5.5%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有段不小的差距,但從整體來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大規模的內需市場、轉型的新基建,為大陸克服疫情波動和全球通膨、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壓力打下基礎,有機會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佳的一個。

#大陸 #出現 #6月 #第2季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