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向美國採購的M109A6自走砲案,是拜登政府首項對台軍售案,但這項軍售案近日生變,美方稱是因俄烏戰爭排擠到產能所影響。對此,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潘兆民表示,其實是因美國有求於大陸,為了避免過於刺激才會有此決定。
據港媒《中評社》報導,潘兆民指出,這項軍售案早在川普任內就在進行,是規劃多時的一項軍售案,突然稱因為產能遭到排擠而延遲,難以讓人相信,且該軍售案當初還是美方協助規劃的,就算因為產能受到排擠,要一直到2026年才能提供也相當離奇。
潘兆民認為,之所以會突然有這樣的變動,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與拜登將在5月下旬展開的亞洲行有關!潘兆民指出,拜登此行有2目的,第1是將戰略焦點轉移到亞洲,串聯印太區域盟國;第2則是遊說印太國家響應由美國所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若在此基礎再加上對台軍售,會過分刺激到北京,因此這項軍售案才會有所變動。
此外,潘兆民指出俄烏之間的衝突持續太久,讓美國能夠獲取的戰爭紅利有限,甚至衝擊到美國的經濟,進而影響今年年底將要登場的期中選舉,美國很可能需要大陸協助調停俄烏衝突,有求於大陸。
文章來源:中評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